中科創達:持續技術領先,攜手巨頭、鍛造智能生態之基
中科創達(300496)
核心技術領先,攜手巨頭,實現垂直整合生態布局:中科創達堅持“技術+生態”發展戰略基于在產業鏈中的特殊角色,中科創達攜手上游芯片巨頭,協同下游各類軟件與服務,建立貫穿產業鏈的垂直整合生態,上游芯片等硬件設備是公司業務創新的基礎,下游各類末端軟件和服務是盈利的關鍵,因此一方面加深與高通等上游核心芯片廠商的合作,緊抓市場動向,保持市場前瞻;另一方面可以拓展自身業務領域,使自身的各類軟硬件業務受益,擴展業務增長點,增加盈利能力。
三大業務協調發展,5G將是業績重要驅動力:中科創達從智能終端OS業務起步,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盛獲得良好發展,位居行業前列,智能汽車提早布局取的市場優勢,現已進入高速增長階段,此外智能物聯網的多點布局成效逐漸顯現,業績貢獻不斷顯現。但目前主要智能OS業務面臨智能手機市場飽和的困境,5G換機潮的到來有望拉動業績進入新一輪增長,同時智能汽車及智能物聯網業務將受益5G應用場景的落地,迎利好市場前景。
緊跟5G“芯”腳步,蓄力5G卡位戰:5G終端及應用的實現依靠芯片廠商和操作系統廠商快速又深度的支持,目前芯片巨頭相繼發力,5G芯片已經相繼發布及商用,已經開啟5G終端及應用卡位戰號角,中科創達作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平臺技術提供商,已經搭載高通驍龍X555G調制解調器率先發布5G版AI開發套件,助力5G+AI技術的場景落地,蓄力5G卡位戰。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我們持續看好中科創達業務發展,預計2019-2021年營收分別為18.68億元、24.03億元、30.99億元。EPS分別為0.58元、0.77元和1.05億元,對應的PE估值分別為53/40/29X,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智能手機市場需求不及預期;中美貿易摩擦加劇。
匯川技術(300124)收購貝思特方案更新,跨國客戶優勢凸顯
公司公布修訂后的收購草案,增補部分審計后的財務信息。董事會審議通過《關于公司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方案的議案》,新增了標的公司貝思特審計后的財務信息,以及業績拆分、客戶結構、原材料采購等信息,細化了業績承諾考核目標;本次交易的交易方案、交易作價、增發價格等維持不變。我們測算收購將增厚公司凈利潤約15%,增厚EPS約10%。
貝思特是國內領先的電梯零部件企業,人機界面、按鈕、顯示器等市占率位于行業領先地位。貝思特創建于1998年,是一家國內專注于電子和結構結合類的電梯配件的行業領先企業,產品覆蓋人機界面、門系統、線束電纜、井道電氣、控制系統等電梯電氣部件。其中人機界面、按鈕、顯示器等市占率位于行業領先地位,人機界面市占率行業第一、電纜行業第二,門系統前五。從收入規模上看,人機界面是占公司收入比例最高的業務,2018年收入占比48%,其次是線束線纜與井道電氣;從毛利率上看,人機界面毛利率最高,2018年毛利率31.2%,但同比回落2.8pct,門系統、井道電氣、線束線纜毛利率分別17.4%/16.8%/17.5%;人機界面合計貢獻6成以上毛利。
貝思特七家跨國其企業大客戶合計貢獻6成收入。貝思特聚焦跨國企業核心大客戶,主要客戶奧的斯、通力、迅達、蒂森、富士達、日立和東芝七家2018年合計實現銷售收入14.44億元,占公司營收比例60%,同比提升2pct。優質客戶給公司帶來較好的現金回款水平,18年應收賬款周轉率4.12次,同比提升0.54次。
貝思特18年經審計歸母凈利潤2.39億元。貝思特2017/18年營收分別21.81億元/24.24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2.08億元/2.39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1.09億元/2.08億元,ROE分別41.42%/44.55%。2017年較大額的非經常性損益主要來自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從期初到合并日的合并利潤。2017/18年產生較大額的非經常性損益,主要是公司2017年12月收購貝恩科電纜、晨茂電子、貝思特電線電纜100%股權、2018年6月收購貝思特門機100%股權,均為經營性資產,但由于均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因此自期初到合并日的當期損益計入非經常性損益,實際上均為經營性的。
評估報告未來五年預測利潤復合增速9.6%。公司給出評估報告中對貝思特未來五年業績的預測,2019-23年凈利潤復合增速9.6%,折現后得出企業經營性資產價值26.33億元,減去貝思特合并口徑的付息債務1.40億元,評估價值24.94億元,交易對價定為24.87億元,對應18年約10倍PE。可比上市公司市盈率中位數25倍、平均值31倍;可比案例2015年華宏科技收購威爾曼(電力零部件制造商)市盈率12倍。
2019年前4月電梯行業景氣度持續超預期。2017年我國電梯人均保有量40臺/萬人,超越世界人均,但與發達國家比仍有差距;未來隨著城鎮化、舊梯升級報廢、舊建筑物加裝等因素推動,國內電梯需求仍將維增長。2019年以來房屋開工面積增速持續上行,1-4月累計增速13.1%,帶動電梯行業景氣度提升,1-4月國內電梯產量21.5萬臺,同增19.4%,較1-3月環比提升3.4pct;4月單月電梯產量達7.4萬臺,同增21.3%,環比提升4.1pct。電梯行業景氣度超預期上行,核心零部件供應商將受益,貝思特及匯川電梯版塊19年業績有望超預期。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維持公司19-21年歸母凈利潤為14.17/18.00/23.79億元,同比分別+21.5%/27.0%/32.2%;EPS分別0.85/1.08/1.43元;對應現價PE分別27/21/16倍。聯手貝思特后公司將形成全球一流的電梯零部件供應商,協同效應顯著;工控行業提前進入弱復蘇階段,匯川通用自動化業務增長有望加速;新能源乘用車電控業務今年開始放量,未來潛力大,公司歷史估值區間在27-60倍,目前已是下限,給予19年45倍PE,目標價38.4元,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風險、客戶拓展低于預期
三全食品(002216)戰略重大調整,餐飲業務貢獻將凸顯
餐飲行業保持高景氣,餐飲供應鏈開放,第三方餐飲服務需求提升,相關企業仍處于跑馬圈地階段。2018年我國餐飲業零售總額為4.27萬億元,同比增9.5%,高于整體消費品增速的9.0%,2010-2018年復合增速達11.7%,我們認為核心驅動因素一是城市化發展,城鎮化率提升,餐飲終端不斷增加,餐飲業態不斷升級,二是家庭小型化等因素推動了在外就餐人口以及外出就餐頻次增長。餐飲連鎖化、(租金/人力)成本上行又推動了專業第三方餐飲服務需求,目前相關企業仍在跑馬圈地階段,尚未出現一家獨大的競爭格局。
三全食品戰略已大調整,餐飲業務已有初步成績單。公司2018年以來最顯著的戰略調整即“重點發展餐飲市場業務”,公司認為“預制半成品加速進入餐飲業的內外部條件越來越成熟”,“從單一商超渠道向多渠道發展,從家庭餐桌的供應擴張到餐飲渠道,致力于成為中高端餐飲市場的核心服務商”,為此公司相應做出組織架構、研發創新和激勵機制調整。公司目前餐飲業務市場銷售模式為“直營+經銷覆蓋”,為連鎖餐飲提供一站式標準化及個性化產品的食材供應服務,主要深耕快餐、火鍋、團餐渠道場景,已構建出服務于全國餐飲食材經銷服務網絡,同時與百勝餐飲集團、海底撈、巴奴、呷哺呷哺、永和大王、真功夫、華住酒店集團、康帕斯、索迪斯等知名餐飲連鎖品牌形成深度合作。作為速凍食品行業龍頭,一旦戰略認定方向,調動資源,聚焦投入,效果值得期待。
餐飲業務將持續推動公司收入和利潤率齊飛。公司2018年餐飲市場實現收入5.6億元,同比增45.9%,實現凈利潤3,702萬元,收入、凈利分別占公司總體的10%、36%,餐飲市場成為公司盈利增長的重要來源之一。公司餐飲業務的凈利率高于公司零售市場業務,2018年餐飲業務凈利率達6.6%,而零售市場僅為1.3%,公司整體凈利率從2017年的1.37%提升到18年的1.83%,未來有望繼續提升。
成本面臨上行壓力,公司積極應對。豬價上漲背景下,公司成本端面臨上行壓力,,從歷史數據看,豬價大漲年份公司毛利率下降幅度有限。我們測算,豬肉采購價格上漲10%,對公司毛利率影響-0.69個百分點,公司通過進口豬肉替代、推出素餃子等產品、直接提價等方式積極應對,另外,成本上行將促進行業價格戰緩和,推動凈利率平穩甚至上行。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19-21年EPS為0.21、0.28、0.42元,增速62.9%、34.3%、50.3%。如采用P/S估值,給予公司19年P/S2倍,則合理價格15.16元/股;考慮到公司凈利潤在低基數下快速增長,2019-2021年均增長58%,按2019pe/g=1,目標價12.20元,首次給予買入-B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在建產能投產不及預期、行業價格戰加劇、食品安全事故影響品牌力。
超圖軟件:推出股權激勵計劃,國產化進程有望加速
超圖軟件(300036)
事件:公司公告股權激勵(草案),計劃擬授予激勵對象股票期權1,000萬份,約占激勵計劃草案公告日公司股本總額2.22%,激勵計劃授予的股票期權的行權價格為15.75元/股。
股權激勵對象覆蓋公司核心骨干。本次計劃授予的股票期權對象包括公司董事、超圖研究院院長李紹俊、副總經理徐旭、白楊建、副總經理、董秘翟利輝、財務總監荊鉞坤,以及核心管理人員、核心技術(業務)人員合計318人,是公司2016年員工持股計劃后激勵機制的進一步完善。
股權激勵考核要求未來三年收入和利潤穩健增長。公司股權激勵考核要求滿足以2018年營業收入為基數,2019-2021年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于10%、20%、30%,或者以2018年凈利潤為基數,2019-2021年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20%、30%、40%兩個條件之一,即要求未來三年公司收入和利潤保持穩健增長。GIS基礎軟件國產化進程有望加速。公司是極為稀缺的能夠在基礎軟件領域戰勝海外巨頭取得市場龍頭地位的企業,在GIS基礎平臺領域公司市占率早已經超過美國競爭對手全球巨頭ESRI,但仍然存在較大的國產替代空間。中美貿易爭端下基礎軟件國產化緊迫性進一步凸顯,在涉及國家安全的地理信息基礎軟件領域,公司市占率有望加速提升。
國務院要求完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公司迎來新藍海市場。5月23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要求以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數據為基礎,采用國家統一的測繪基準和測繪系統,整合各類空間關聯數據,建立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以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為底板,結合各級各類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同步完成縣級以上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建設,實現主體功能區戰略和各類空間管控要素精準落地,逐步形成全國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推進政府部門之間的數據共享以及政府與社會之間的信息交互,公司迎來新藍海市場。
投資建議:公司作為極為稀缺能夠在基礎軟件領域戰勝海外巨頭取得市場龍頭地位的企業,短期因素導致業績不及預期不改中長期向上趨勢,公司在國土三調、時空信息云平臺、軍工、環保、城規、海外等各個新興業務中長期均具備巨大發展潛力,預計2019-2020年EPS分別為0.46、0.57元,維持“買入-A”評級,6個月目標價20元。
風險提示:土地三調市場落地進度不及預期,海外市場風險
中國出版(601949)品牌資源積累雄厚,“數字化”與“走出去”戰略清晰
中國出版傳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2月,是以圖書、報刊、電子音像等出版物出版為主業,集出版、發行、物資供應、印刷等業務于一體的大型出版企業。公司擁有一批歷史悠久、知名度與行業地位較高的優秀出版社,其中人民文學出版社、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三聯出版社、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等7家出版社進入“中國百佳出版社”行列。公司控股股東與實際控制人為中國出版公司,另有中國文化產業基金、中國聯通、學習出版社等戰略股東。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3.31億元,同比增長13.52%,實現歸母凈利潤6.01億元,同比增長13.35%。
圖書出版行業總量穩步增長,輸出版權逐年提升,版號總量宏觀調控推動頭部集中趨勢。2017年全國出版、印刷和發行服務(不含數字出版)實現營業收入18119.2億元,較2016年同口徑增長4.5%;擁有資產總額22165.4億元,增長3.0%;利潤總額1344.3億元,增長2.7%。輸出版權和出版物方面,2017年分別達到13816萬項和12651項,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根據《關于加強書號總量宏觀調控的通知》(新出圖?1998?1377號)規定,國家對書號使用總量進行宏觀調控,以優化出書結構、提高出書質量壓縮低質平庸圖書品種。根據開卷信息統計數據,近年來銷量前1%的圖書品種碼洋貢獻度逐年提高,2017年銷量1%的圖書品種占到圖書銷售總碼洋的50%以上,體現出行業優質資源頭部集中化加強的趨勢。頭部出版社、有能力生產經典圖書作品的出版社有望從總量穩定增長的行業集中度提高過程中受益。
公司全產業鏈經營具備規模效應,強勢品牌與出版效率是核心優勢。2018年全年公司出書20000余種,其中新書8000余種,重印率為62.3%。銷售5萬冊以上新書143種,銷售10萬冊以上新書59種,單品提升顯著。其中,《紅星照耀中國》累計銷售640萬冊,《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9版)》銷售172萬冊,《開學第一課》銷售約80萬冊,《本源》銷售30萬冊,《螢王》銷售21萬冊。在重大工程方面,推出了《宋書》《海德格爾文集》《凱恩斯文集》等一批經典著作。公司以成為“國際著名出版集團”為戰略目標,積極實施國際化戰略。公司通過開展戰略合作、打造明星產品、策劃國際活動、組織海外報道等塑造“走出去”的中國品牌形象,同時加快推進數字出版布局。
投資建議:公司作為歷史悠久、資源積累雄厚、全產業鏈經營的大型國有出版公司,借力旗下多家優質出版社優勢,主營集中在一般圖書出版業務,在行業總量穩定增長、政策支持頭部集中基礎上增長動力充足,從戰略規劃與近期實踐上看,公司控本增效與人員激勵有望釋放進一步業績空間。我們預計公司2019-2021年凈利潤分別為6.51億元、7.20億元、8.07億元,分別對應EPS0.36元、0.40元、0.44元,參照業內可比公司,我們給予公司2019年25x估值,對應2019年目標價9元,給予“買入-A”評級。
風險提示:一般圖書選題風險、圖書盜版風險、稅收優惠政策到期變化風險。
衛寧健康(300253)醫療信息化領軍企業,創新業務迎來拐點
政策推動醫療信息化行業持續高景氣
政策推動醫療信息化行業高景氣,電子病歷、區域醫療、醫保信息化等領域的建設進入加速期。近日國家醫保局醫療保障信息平臺建設工程相關招標全部結束,拉開醫保信息化建設序幕,同時,中標單位均為行業龍頭廠商,B端龍頭廠商也獲得了G端客戶的認可,行業競爭格局進一步清晰。此外,互聯網醫療初具規模,B端、C端廠商蓬勃發展,全國目前已有158家互聯網醫院,28個省份開展電子健康卡試點,161個地級市實現區域醫療機構就診“一卡通”。
傳統業務優勢突出,訂單充足保障高成長
公司傳統醫療信息化業務在眾多醫療信息化廠商中脫穎而出,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產品線齊全、客戶覆蓋優勢、產品價格優勢、研發優勢、銷售網絡優勢、項目實施周期等方面。在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公司收入增速將顯著高于行業增速。公司2018年訂單增速為40%,2019年公開中標的訂單同比大幅增長,將保障收入的高增速。
創新業務收入持續高增長,盈利面臨拐點
阿里巴巴與衛寧健康強強聯合,優勢互補,互聯網+醫療業務布局已見成效,2018年取得高速發展,其中,納里健康(云醫)營收同增70.8%,衛寧互聯網(衛寧付)營收同增620.1%,鑰世圈(云藥)營收同增151.4%,衛寧科技(云險)應收同增39.6%,且虧損繼續收窄。其中衛寧科技(云險)虧損最大為3256萬元,然而衛寧科技近期中標國家醫保局及中保信重要平臺項目,有望樹立醫保控費標桿優勢,收入利潤或將大幅改善。
風險提示
電子病歷、區域醫療、醫保信息化和創新業務拓展不及預期的風險。
維持“買入”評級
通過多角度估值,得出公司合理估值區間14.19-14.49元,相對于公司目前股價有約13%~15%的溢價空間。考慮公司行業龍頭地位和成長性,傳統業務有望持續高增長,創新業務拐點顯現。我們預計公司2019-2021年歸母凈利潤4.14/5.56/7.35億元,利潤年增速分別為37/34/32%,攤薄EPS=0.26/0.34/0.45元,維持“買入”評級。
12:02 | 因地制宜多方聯動 山東證監局走訪... |
12:01 | 全面“亮劍”!證監會月內已開8張... |
09:53 | 央行副行長陸磊:支付產業要加快推... |
23:56 | 浙江土地市場高溢價成交頻現 |
23:56 | 政策組合拳為儲能產業鏈打開發展空... |
23:56 | 工程機械企業要握緊高質量發展的四... |
23:56 | 工程機械行業穩步邁入新一輪增長周... |
23:48 | 龍蟠科技簽下60億元磷酸鐵鋰正極材... |
23:48 | 巨星傳奇擬收購“鳥巢”運營主體1.... |
23:48 | 露笑科技子公司簽署AI機器人領域合... |
23:48 | 雅化集團:“民爆+鋰業”雙主業齊... |
23:35 | 商品期貨沉淀資金量站上4700億元關...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