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梁傲男
8月29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阿里巴巴”)發布2026財年第一財季(2025年4月份至6月份)業績報告。
報告顯示,在淘寶閃購業務的強勁推動下,中國電商集團客戶管理收入達到892.52億元,同比增長10%。淘寶閃購自4月份推出以來快速取得階段成果,8月前三周帶動淘寶APP月活躍用戶同比增長25%,88VIP會員數量大幅提升,電商業務的月活躍消費者及日訂單量持續創下新高。
淘寶閃購的快速發展得益于阿里巴巴持續的投入與戰略整合,回溯來看,今年4月份,淘寶天貓旗下即時零售業務“小時達”正式升級為“淘寶閃購”。7月2日,淘寶閃購宣布啟動規模高達500億元的消費券計劃。據記者了解,單單是7月份,淘寶閃購在商家、消費者及騎手端的補貼總額已超過100億元。
阿里巴巴CEO吳泳銘表示:“我們大力投資即時零售業務,快速取得階段成果,贏得了消費者心智。”
投入迅速轉化為訂單增長。有消息稱,8月7日至8月9日三天,淘寶閃購日訂單量連續三日突破1億單。借助8月8日88VIP會員日及8月9日周六營銷,淘寶閃購業務迎來標志性高峰。
QuestMobile數據顯示,如今,淘寶APP的日活躍度重新與拼多多拉開差距。4月份,阿里巴巴參與“外賣大戰”前,淘寶APP的日均活躍用戶數為3.74億,僅比拼多多高約550萬。不過,淘寶APP7月份的日均活躍用戶數領先拼多多近5000萬,雙方已拉開明顯差距。
這一成績的取得,與阿里巴巴生態協同密切相關。6月份,阿里巴巴整合淘寶天貓、餓了么和飛豬的核心資源,通過技術與商業模式創新構建大消費平臺,旨在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生活消費體驗。
“淘寶閃購雖然只是阿里巴巴業務體系中的一個細分板塊,但其通過補貼策略贏得了相當顯著的市場份額,同時對淘寶天貓整體大盤的增長也起到帶動作用。”一位電商行業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高盛8月10日發布的外賣行業專家紀要指出,88VIP會員節推動淘寶閃購交易突破關鍵節點,預計中期市場份額格局為“阿里巴巴4.5:美團4.5:京東1”。
此外,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微信公眾號也發布報告稱,閃購優惠券的消費拉動作用存在顯著的溢出效應,每1元的有效閃購補貼帶動了消費者6.76元的額外消費;研究還發現,閃購滲透率與地區行業層面餐飲商家平均線下周營收正相關,未發現擠占堂食的統計證據。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平臺愿意以補貼擴大市場規模,實屬難得,此舉不僅屬于商業投入,也直接刺激內需,對消費信心和就業產生積極影響。
在社會價值方面,截至7月底,淘寶閃購與餓了么騎士月活數量整體同比增長181%,兼職騎士同比增長236%,月收入超1萬元的騎士數量為去年同期的2.8倍。隨著訂單量攀升,外賣生態相關就業崗位持續增加。中小商家同樣從中受益,8月7日,有30多萬餐飲小店在淘寶閃購平臺上成交突破峰值,餓了么騎手數量達到去年的3.5倍,平均收入是去年的1.4倍。
如今,阿里巴巴大消費平臺勢能強勁,吸引眾多品牌零售入駐。截至8月12日,有395個非餐品牌商家在淘寶閃購月成交突破百萬元、66個品牌破千萬元。目前,接入平臺的Apple授權專營店超3000家,屈臣氏超3800家,名創優品達4500家,小米門店7000家。門店發貨、30分鐘送達的即時體驗,助力品牌擴大生意半徑。
綾致集團電商負責人Sammi表示:“當大家都關注到即時零售和快速的生活體驗的時候,這就是一個商業機會。淘寶閃購為商家提供資源與流量支持,入駐啟動流程順暢,為品牌帶來新增量。”
8月29日晚間,在季度財報分析師電話會上,阿里巴巴中國電商事業群CEO蔣凡表示,淘寶閃購在訂單規模、用戶規模、商家供給和運力等方面均超出預期,在規模和心智上的階段性目標已經超預期實現,長期將在效率上實現行業領先。
蔣凡認為,閃購顯著帶動淘寶電商業務,用戶規模和活躍度持續增長,可以在長期保持價格競爭力的前提下,對平臺整體產生明顯正向經濟收益。他預計未來三年內隨著百萬品牌門店入駐,閃購和即時零售將為平臺實現1萬億元交易增量。“外賣行業從一家獨大到多平臺參與,讓商家和消費者都有了更多的選擇權,長期對行業一定是有利的,在這個過程中平臺真金白銀投入,創造了超過百萬的直接就業,推動行業變革的同時,也促進消費和經濟。”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阿里巴巴對閃購的理性投入和資源整合,正有效改變市場格局、贏得市場競爭,并成為集團中國電商業務穩健增長的重要動力,生態整合效益逐步顯現。
(編輯 郭之宸)
00:08 | 東珠生態擬收購凱睿星通跨界衛星通... |
00:08 | 亞盛集團多元化布局培育新增長點 |
00:08 | 成大生物疫苗“出海”戰略穩步推進 |
00:08 | 弈柯萊聯合創始人瞿旭東:以商用導... |
00:08 | 愛詩科技宣布完成6000萬美元B輪融... |
00:08 | 藍科高新大力布局氫能、光熱儲能等... |
00:08 | 探營第26屆中國光博會:光通信技術... |
00:08 | 阿里巴巴發布“高德掃街榜”支持線... |
00:08 | 三大運營商均已布局eSIM手機業務 |
00:08 | 多家上市公司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到... |
00:08 | 最薄iPhone問世 果鏈行情將如何演... |
00:07 | 擴大期貨市場雙向開放 合格境外投...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