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釗
9月7日晚間,港交所官網發布消息稱,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奇瑞”)正式通過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聆訊,奇瑞將成為港交所年內最大車企IPO。
截圖來源:港交所
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主力軍,奇瑞此次赴港上市標志著這家深耕全球市場28年的車企,將借助資本市場力量進一步鞏固其行業地位,加速推進電動化、智能化與全球化戰略落地。
2024年營收近2700億元 全球銷量穩居前列
從聆訊后資料集披露的數據來看,奇瑞近年來呈現“規模與質量雙提升”的增長態勢。
2024年,公司實現營收人民幣2698.97億元,凈利潤達143.34億元,營收與利潤增速均大幅跑贏全球乘用車行業平均水平。從過往業績來看,2022年至2024年,公司營收從926.18億元增至2698.97億元,復合年增長率高達70.7%,凈利潤從58.06億元增至143.3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57.1%,增長動能持續強勁。
銷量方面,奇瑞2024年以229.5萬輛的全球銷量再創歷史新高,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這一成績使其穩居“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第二”,并躋身“全球乘用車銷量第十一位”。
值得注意的是,奇瑞是2024年全球排名前二十的乘用車公司中,唯一實現新能源汽車、燃油車、國內銷量、海外銷量四項指標同比增幅均超25%的企業。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激增265%,燃油車銷量同比增長29%,國內銷量同比增長55%,海外銷量同比增長55%,成為行業內少有的“全品類、全市場”均衡增長代表。
在細分市場,奇瑞旗下多品牌、多車型形成“爆款矩陣”。主品牌奇瑞的瑞虎8系列2024年在全球及中國燃油車市場中,均位列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前列。
海外市場是奇瑞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自2001年出口第一輛汽車以來,公司已構建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銷售網絡,累計全球銷量超1300萬輛,并自2003年起連續22年保持“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2024年,奇瑞在歐洲、南美、中東及北非地區的銷量位列中國自主品牌第一,在北美及亞洲(中國除外)地區位列第二,海外收入達1008.97億元,占總營收的37.4%,全球化布局成效顯著。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在海外擁有2958個經銷商網點,遍及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為后續海外市場擴張奠定基礎。
打造全棧技術壁壘 全球化布局驅動長期增長
聆訊后資料集顯示,奇瑞將“技術創新”作為核心競爭力,構建起覆蓋動力、平臺、智能座艙、輔助駕駛的全棧技術體系,為產品迭代與品牌向上提供堅實支撐。
在動力系統領域,公司“鯤鵬動力”涵蓋發動機、變速箱、電驅動、電池安全四大核心技術,八款燃油發動機及混動發動機、電混DHT的技術實力獲行業認可;汽車開發平臺“火星架構”通過模塊化硬件與跨平臺軟件設計,實現研發成本降低、開發風險減少、新產品推出速度加快,適配不同級別、不同動力類型的車型開發需求;“雄獅智艙”智能座艙系統采用自研操作系統,支持個性化定制與跨車型快速適配,提升用戶交互體驗;輔助駕駛系統則符合中國及歐盟主動安全法規,可適應全球不同路況與場景。
在ESG領域,奇瑞秉持“綠色發展”理念,2024年能源消耗中可再生能源占比17%,較2023年提升9.4個百分點;電力使用中可再生電力占比約30%,提升15.3個百分點;旗下五座中國生產工廠獲國家級“綠色工廠”認證,2024年發布的十款全新車型中九款為新能源車型,持續推動產品結構向低碳轉型。
對于上市后的戰略規劃,奇瑞明確四大方向。一是深化品牌向上,拓寬產品序列,強化各品牌細分市場定位,例如奇瑞品牌聚焦大眾市場、星途沖擊高端市場、iCAR服務Z世代、智界布局智能新能源;二是加大技術研發投入,突出“科技奇瑞”優勢,重點攻關下一代汽車技術與先進電動化、智能化技術;三是擁抱全球出行變革,持續加強乘用車電動化與智能化轉型,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四是鞏固全球化優勢,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優化海外生產與供應鏈布局,降低關稅與物流成本。
奇瑞董事認為,結合現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銀行融資額度、經營活動現金流及上市募集資金,奇瑞擁有充足營運資金應對未來12個月需求。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紀雪洪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通過港交所聆訊,不僅為奇瑞打通國際資本市場融資渠道,更將助力其在全球乘用車行業競爭中搶占先機。
(編輯 才山丹)
00:08 | 東珠生態擬收購凱睿星通跨界衛星通... |
00:08 | 亞盛集團多元化布局培育新增長點 |
00:08 | 成大生物疫苗“出海”戰略穩步推進 |
00:08 | 弈柯萊聯合創始人瞿旭東:以商用導... |
00:08 | 愛詩科技宣布完成6000萬美元B輪融... |
00:08 | 藍科高新大力布局氫能、光熱儲能等... |
00:08 | 探營第26屆中國光博會:光通信技術... |
00:08 | 阿里巴巴發布“高德掃街榜”支持線... |
00:08 | 三大運營商均已布局eSIM手機業務 |
00:08 | 多家上市公司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到... |
00:08 | 最薄iPhone問世 果鏈行情將如何演... |
00:07 | 擴大期貨市場雙向開放 合格境外投...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