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場科技大秀,從山城到歐洲,長安汽車如何詮釋“中國智造”?
9月8日至14日,2025慕尼黑車展在德國慕尼黑展覽中心舉行,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汽車”)亮相這一全球頂級汽車盛會;而9月5日至8日,長安汽車剛在重慶舉行完第五屆長安汽車科技生態大會,這也是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成立后,以“新央企”身份舉行的首場技術發布會。
前后兩場盛大宴會,長安汽車不僅充分展示了自身技術實力和發展成果,更彰顯了其加速推進歐洲及全球戰略的雄心。
重構智能出行新范式
于車企而言,面對新一輪產業變革,智能化已非“選擇項”,而是一道“必答題”。
顯然,長安汽車對智能化有自己的解法:第五屆長安汽車科技生態大會期間,公司正式發布智能化品牌“新長安·新安全——天樞智能”(以下簡稱“天樞智能”),向用戶傳遞“天樞智能”重構智能出行“新安全”標準的價值認知。
從技術層面看,“天樞智能”主要圍繞駕駛輔助、座艙、底盤三個方面,運用了端到端交互式領航輔助、多模態AI大模型、分布式電驅、線控底盤等62項關鍵核心技術,搭建起“眼明—腦靈—腿快”的關鍵核心技術平臺,樹立智能出行新安全標桿。
安全是長安汽車智能化的目標和底線。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安全風險也在加速演變,風險維度從“車”本身,逐漸演變為“人車交互”的系統性風險。
長安汽車將安全深度契入公司的發展價值觀。公司始終認為,極致的科技是為了恪守對每一個個體生命的極致尊重與普惠關懷。智能化技術的應用不是一系列配置的堆砌,只為炫酷,而是要化解新、老安全風險,提供安全性更高的汽車產品。
第五屆長安汽車科技生態大會期間,長安汽車除了正式發布智能化新品牌,公司旗下阿維塔、深藍汽車、長安啟源等品牌接力舉行新車發布會,包括阿維塔07、深藍L06、長安啟源A06等10款新品發布。
長安汽車的智能化不僅體現在汽車產品上,一直以來,長安汽車還堅持開放共贏,已經形成強大的智能化“朋友圈”,構筑起未來生態體系競爭力。
同步橫向拓展科技生態,從汽車延伸至人形機器人、飛行汽車等未來新興產業,是長安汽車錨定的未來戰略,公司的目標也很清晰:即到2028年量產下線人形汽車機器人,2030年后逐步向家庭服務機器人拓展;2026年力爭實現首款載人飛行汽車產品發布,2028年實現量產交付,2035年構建低空產業生態體系,打造千億元產業集群。
與此同時,在無人商用領域,公司將利用現有布局的能力基礎,結合未來市場的商業研判,長安汽車還將積極探索無人清掃車、無人農機、外骨骼等。同時,聯合合作伙伴進入無人物流市場,2027年實現無人物流車全棧自研、商業閉環。
深度融入全球市場
回顧長安汽車的轉型歷程,其從來不是一時興起的跟風之舉,而是一場謀定而后動的長遠戰略。早在2017年,長安汽車就預判,新能源開啟了汽車新時代的序章,數智新汽車必將成為真正的未來。為此,長安汽車毅然決定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
近年來,公司堅定推進新能源“香格里拉”、智能化“北斗天樞”、全球化“海納百川”三大計劃,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構建起“阿維塔、深藍汽車、長安啟源”三大全球數智新能源汽車品牌,形成了“六國十地”全球協同研發布局,2.4萬技術研發團隊。
新央企成立后,為讓新長安勢能輻射全球,本次2025慕尼黑車展期間,長安(CHANGAN)和阿維塔(AVATR)兩大品牌正式進入歐洲,“InEurope,forEurope”成為長安汽車在歐洲最核心的發展理念。
此外,2025慕尼黑車展期間,深藍S05(CHANGANDEEPALS05)在歐洲上市,阿維塔(AVATR)全球首臺概念車XPECTRA迎來首秀。同時,長安計劃在年底前擴展至10余個歐洲區域市場,并在長安汽車2025慕尼黑國際車展新聞發布會上邀請經銷商點亮歐洲10國。
未來3年,長安汽車將在歐洲推出超8款SUV產品,同時不斷健全銷售服務網絡,快速推進備件中心建設,提供差異化服務,堅持可持續發展。
2025慕尼黑車展是長安汽車“海納百川”的全新里程碑。長安的出海路徑,是堅定不移遵循長期主義、本地化原則,從研發、生產到銷售、服務,每個環節都力求與全球市場深度融合,與當地伙伴攜手前行,友好共融,為當地用戶提供最大價值。
展望未來,新央企成立后,在戰略牽引、資源整合、科技創新、零整協同、激勵機制、風險防控等方面都更加高效、聚焦和完善,長安汽車也將持續加快推進“152”全球化布局,緊抓西部陸海新通道機遇,打造“陸海聯動”的國際汽車出口基地。同時,公司也將大力實施“渝車出海”項目,高效拓展東南亞、中東、非洲、歐洲等海外市場,積極參與并推動國際標準制定與對接,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全球市場規則話語權和核心競爭力。
從發布“天樞智能”品牌到多款新車亮相,從布局未來產業到加速歐洲落地,長安汽車正系統地、堅定地將其長遠戰略變為現實。它不再只是一家傳統的汽車制造商,而是以其全方位的創新與布局,成為中國汽車產業智能化、全球化轉型中的一個標桿式樣本,詮釋著“新央企”在新時代的使命與擔當。
(CIS)
23:56 | 浙江土地市場高溢價成交頻現 |
23:56 | 政策組合拳為儲能產業鏈打開發展空... |
23:56 | 工程機械企業要握緊高質量發展的四... |
23:56 | 工程機械行業穩步邁入新一輪增長周... |
23:48 | 龍蟠科技簽下60億元磷酸鐵鋰正極材... |
23:48 | 巨星傳奇擬收購“鳥巢”運營主體1.... |
23:48 | 露笑科技子公司簽署AI機器人領域合... |
23:48 | 雅化集團:“民爆+鋰業”雙主業齊... |
23:35 | 商品期貨沉淀資金量站上4700億元關... |
23:35 | 年內62家機構申報合格境外投資者資... |
23:35 | 銀行秋季招聘加碼爭奪金融科技人才 |
23:35 | 人形機器人賽道具備“長坡厚雪”特...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