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豪悅
8月4日,第22屆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2025ChinaJoy)落幕。公開數據顯示,本次展會吸引800多家廠商、超41萬名觀眾參展,帶動周邊服務消費約6.61億元。展會期間發布的《2025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上半年中國游戲的國內市場收入和海外市場收入雙雙實現同比增長,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記者在展會現場感受到,隨著中國游戲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新的增長機會、商業化方向頻頻涌現。例如,單機游戲、小程序游戲(以下簡稱“小游戲”)的吸金潛力持續上升;電競、IP衍生品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游戲產業正迎來最好的時代,對于中國游戲發展的信心愈發充足。
大制作單機游戲涌現
2024年8月份發售的國產單機游戲《黑神話:悟空》,一改許多國人對游戲產品的刻板印象,并切實推動了國內單機游戲以及3A游戲的發展。
一位游戲產業投資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黑神話:悟空》幾乎重塑了行業標準,也吸引了更多玩家和投資人重視單機游戲這個市場,各地出臺的扶持游戲產業發展的政策也明顯增多。
《報告》顯示,上半年中國主機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10.34億元,同比增長29.78%,其顯著增長主要得益于2024年現象級作品《黑神話:悟空》的余熱猶在,以及進口主機游戲新品的熱銷。
在今年ChinaJoy現場,大制作單機游戲涌現,吸引了諸多目光。僅索尼展臺就展出了8款國產單機游戲,其中包括被認為“接棒”《黑神話:悟空》的《影之刃零》。
3A游戲《金庸群俠傳》的項目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手游市場基本飽和,大家普遍看好主機端和PC端買斷制單機游戲的發展。
這些變化也讓海外廠商看到機會。韓國游戲公司Pearl Abyss在現場展出了旗下3A游戲《紅色沙漠》。該公司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紅色沙漠》以全球市場為目標進行發行,其中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
除了單機游戲外,小游戲表現同樣搶眼。《報告》顯示,小游戲上半年實際銷售收入達232.76億元,同比增長40.20%,廣告和內購模式共同驅動增長。
本屆ChinaJoy特別設置了ChinaJoy Express試玩區,展出了眾多中小團隊研發的小游戲作品。此外,世紀華通展臺展示了其全資子公司點點互動研發的爆款小游戲《無盡冬日》。
另外,《證券日報》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今年有多家海外公司來中國尋求并購中國小游戲廠商的機會,看好中國小游戲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IP衍生品市場受關注
游戲市場的擴大也在帶動電競與IP衍生品市場發展。
電競產業方面,《報告》顯示,上半年中國電子競技游戲市場實際銷售額達806.45億元,同比增長16.64%,主要得益于賽事和產品的創新。
在今年ChinaJoy現場,完美世界宣布攜手NVIDIA、英特爾、AGON愛攻、三星品牌存儲四大合作伙伴,成立完美電競合作伙伴聯盟,共拓電競產業生態圈。完美世界CEO顧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成立聯盟,旨在為電競賽事提供一個整體的解決方案。
顧黎明認為,國內電競產業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一方面,我們的傳播廣度和寬度需要加強,另一方面,賽事互動性也需加強。”顧黎明表示,中國電競的整合能力很強,可以做得更好。
在IP衍生品方面,谷子經濟熱度居高不下。今年ChinaJoy設立了谷子區域;大漂亮潮玩等潮玩企業在現場設立展臺;同時,一些全球知名IP企業也來到現場,展出了和國內企業的合作產品。
例如,萬代南夢宮展臺展出了其與鷹角網絡等國內二次元游戲廠商合作開發的產品。
鷹角網絡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公司今年旗下游戲《明日方舟》和萬代食玩進行了聯動,推出了受到玩家喜愛的聯名產品。
中國游戲迸發的活力將繼續推動數字娛樂產業蓬勃發展。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張毅君表示,中國游戲行業將繼續堅守正確價值觀,堅持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不動搖,致力于精品游戲開發與創新,積極拓展其在文化傳播、技術革新、跨界賦能等多元領域的正向作用。
00:08 | 東珠生態擬收購凱睿星通跨界衛星通... |
00:08 | 亞盛集團多元化布局培育新增長點 |
00:08 | 成大生物疫苗“出海”戰略穩步推進 |
00:08 | 弈柯萊聯合創始人瞿旭東:以商用導... |
00:08 | 愛詩科技宣布完成6000萬美元B輪融... |
00:08 | 藍科高新大力布局氫能、光熱儲能等... |
00:08 | 探營第26屆中國光博會:光通信技術... |
00:08 | 阿里巴巴發布“高德掃街榜”支持線... |
00:08 | 三大運營商均已布局eSIM手機業務 |
00:08 | 多家上市公司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到... |
00:08 | 最薄iPhone問世 果鏈行情將如何演... |
00:07 | 擴大期貨市場雙向開放 合格境外投...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