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珂
科技創新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其重要性日益凸顯。近日,多地將科技創新鏈與金融資本鏈融合發展作為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重點,紛紛發布相關行動方案。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各地著力支持科技創新并推動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是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必然選擇,還是加速傳統產業智能化綠色化改造,著力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增強發展后勁的必由之路,更是適應經濟發展階段和塑造競爭新優勢的主動選擇。
具體來看,北京市發布《進一步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行動方案2025年工作要點》,圍繞科技型企業敢投入、愿創新,提出“安排不低于6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額度支持科技創新”“投貸聯動擴大創新型企業資金來源”“降低資金使用成本”等舉措。
湖南省發布的《湖南省促進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若干規定》明確,可以通過依法出資設立政府投資基金以及運用貸款貼息、債券貼息、擔保費補貼、保險費補貼、風險補償等方式,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根據科技型中小企業不同需求提供多元化、差異化融資支持和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
深圳市印發的《統籌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支持深圳打造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的行動方案》提出,引導銀行用好用足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及配套財政貼息政策,提升服務效率、擴大政策覆蓋面,加力支持“兩新”政策紅利惠及更多深圳主體。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各地支持科技創新不僅有利于更好服務科技型企業,也有助于推動區域經濟結構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劉向東看來,推動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是各地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培育發展后勁的關鍵之舉。多地積極打造科技創新中心,需要更好地發揮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作用,既要利用好現有財政資金和信貸資金,引導更多資金資源向科技創新領域傾斜,還要吸引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優化股權投資的“募投管退”機制,發揮好資本市場的作用,為科技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
談及各地未來在金融賦能科技創新還應如何發力時,劉向東表示,各地要圍繞自身優勢,因地制宜地在具體領域或關鍵環節發力,要完善研發創新和未來產業投入的激勵機制,利用“揭榜制”和“賽馬制”推動核心科技攻關。同時,要優化科技金融服務機制,構建多層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體系。此外,還要培育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加強產學研協同創新發展,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科技成果轉化,鼓勵龍頭企業牽頭組建產業研究院,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育苗”行動,推動區域協同創新與國際開放合作。
00:08 | 東珠生態擬收購凱睿星通跨界衛星通... |
00:08 | 亞盛集團多元化布局培育新增長點 |
00:08 | 成大生物疫苗“出海”戰略穩步推進 |
00:08 | 弈柯萊聯合創始人瞿旭東:以商用導... |
00:08 | 愛詩科技宣布完成6000萬美元B輪融... |
00:08 | 藍科高新大力布局氫能、光熱儲能等... |
00:08 | 探營第26屆中國光博會:光通信技術... |
00:08 | 阿里巴巴發布“高德掃街榜”支持線... |
00:08 | 三大運營商均已布局eSIM手機業務 |
00:08 | 多家上市公司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到... |
00:08 | 最薄iPhone問世 果鏈行情將如何演... |
00:07 | 擴大期貨市場雙向開放 合格境外投...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