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朱寶琛
3月5日,全國政協常委張連起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精準打擊財務造假,特別是對資本市場違法活動保持“零容忍”和高壓態勢,大幅提升違法成本,讓違法者付出沉重代價,對維護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而科學監管、精準監管、有效監管的前提是明確責任,過罰相當。
張連起表示,人民法院在審理證券市場虛假陳述侵權民事責任案件中,界定審計機構的過錯和責任有賴于專業人士的判斷。財政部門作為注冊會計師行業的主管部門,在認定審計機構的執業行為和審計責任上積累了豐富經驗,同時擁有眾多行業專家資源。為了在相關案件中準確認定審計機構的法律責任,應當探索在審理個案中,采取就審計機構的侵權行為認定征求財政部、各地區財政廳(局)、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行業專家的模式,使審計機構的過錯程度與責任大小相匹配,以更好發揮會計師事務所在資本市場“看門人”的作用。
張連起建議,參照2022年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的關于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證券市場虛假陳述侵權民事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有關問題的通知(法〔2022〕23號)文件,最高人民法院聯合財政部出臺相關文件作如下規定:
一是人民法院受理證券市場虛假陳述侵權民事賠償案件后,應將案件基本情況同時向發行人、上市或者掛牌公司所在轄區的財政廳(局)通報。
二是案件審理過程中,人民法院可以就審計機構訴爭虛假陳述行為是否符合執業準則要求、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認定等專業問題征求財政部或發行人、上市公司或者掛牌公司所在轄區財政廳(局)、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等單位的意見。
三是人民法院要根據轄區內的實際情況,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積極開展專家咨詢和專業人士擔任人民陪審員的探索,各地區財政廳(局)和有關部門要做好相關專家、專業人士擔任人民陪審員的推薦等配合工作,完善證券案件審理體制機制,不斷提升案件審理的專業化水平。
(編輯 張明富 上官夢露)
15:21 | 精細化管理措施初見成效 久遠銀海... |
15:19 | 天齊鋰業上半年凈利潤預計同比扭虧... |
15:19 | 同方股份發布2025年中報業績預告 ... |
15:10 | 阿爾特獲“第七批北京市外資研發中... |
15:08 | 遙望科技博士后站落地 擬用AI技術... |
15:08 | “情緒經濟”催生消費新空間 認養... |
15:07 | 眾生藥業預計上半年凈利同比增長94... |
15:07 | 祖名股份預計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9... |
15:06 | 華聯股份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計虧損 |
15:04 | 秦皇島海碧臺新推房源半數已成交 |
15:03 | 啟明星辰上半年預計實現營收11.15... |
15:03 | 募投產能釋放豐富產品矩陣 中晶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