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同花順數據顯示,在2022年的A股上市公司年度報告中,有235家公司被審計機構出具了“非標”意見,其中,有37家公司為“無法表示意見”、105家公司為“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93家公司為“保留意見”。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行業專家認為,審計機構履行“看門人”職責,可以倒逼上市公司更好地完善信息披露,提升信息披露質量。
審計受限是共性
查閱這些被“非標”的公司公告可知,審計受限是共性,而審計機構在說明中提及,不能充分獲取審計材料、上市公司的可持續經營能力存疑被頻繁提及。
*ST西發的會計師事務所在專項說明中提及,公司賬面對西藏青稞啤酒有限公司、西藏福地天然飲品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西藏福地天然飲品包裝有限責任公司、西藏天地綠色飲品發展有限公司的大額應收款項本息共計43932.16萬元尚未收回。
2022年4月,相關債務人向公司制定了還款計劃和還款承諾,公司亦就上述款項收回制定了相關措施由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就上述應收款項出具了承諾函。2022年度,公司實際收回3538.90萬元,其中公司控股股東履行承諾代償2280萬元。相關債務人未按制定的還款計劃和還款承諾償還上述款項,公司控股股東亦未能完全履行承諾,公司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催收上述款項。
會計師事務所表示,截至本報告日,“我們收到上述應收款項相關債務人對欠款的函證信息回復,回函均顯示信息不符,但均未列明不符項目及具體內容。”此外,西藏發展公司應收西藏遠征包裝有限公司款項本息合計5116.76萬元,西藏發展公司對該應收款項全額計提減值準備,凈額為0.00萬元,“我們已對該應收款項進行函證,截至報告日,尚未收到回函。”
會計師事務所認為,“上述事項中,無法對大額應收款項的可收回性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因此無法對上述大額應收款項的可收回性做出合理判斷。”
而ST凱撒的會計師事務所在專項說明中提及,公司持續經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且有無法實施有效函證程序的狀況出現:2022年度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債務逾期未償還。“我們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對貴公司在持續經營假設的基礎上編制財務報表是否合理發表意見;此外,在對公司2022年度財務報表審計時,按照審計準則的要求和職業判斷,設計并執行函證程序,由于公司旅游業務停滯、內控失效、員工離職、部分銀行賬戶被查封凍結等原因。”ST凱撒的會計師事務所表示,截至審計報告日,未能對所選函證對象實施有效的函證程序,也無法實施其他滿意的替代審計程序。因此對與函證相關的報表項目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對其真實性、完整性和準確性發表意見。
有審計從業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函證無效、替代審計程序不滿意,財報是肯定要被非標的,而針對函證的替代程序,每個會計科目是不一樣的,例如,應付賬款的替代審計程序包括檢查付款單據、相關采購單據或其他文件,等于是尋找“間接證據”來印證對應的財務科目,并讓這些“間接證據”能夠形成有效閉環,如果是替代程序都無法印證,財務的真實性如何印證非常困難。
徹底解決問題難易度不同
查閱相關公司的過往信息可知,上市公司年報被非標后,還容易被監管部門下函追問公司更多的經營細節。
對此,透鏡咨詢創始人況玉清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非標事項對上市公司帶來的風險高低程度,要看細節,例如,公司是因為內控問題被非標還是財務問題被非標,前者可以通過整改解決,后者徹底解決比較困難:“可以在公開信息中看到,不少上市公司被‘非標’是因為持續經營能力受到質疑,而這種問題解決起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還有,有一部分公司在2021年已經被非標,而2022年這些遺留問題并沒有徹底解決,已經說明了相關事項的復雜性,沒有消除的影響會延續到未來的會計年份中,造成公司持續被‘非標’的現象。”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說,“審計機構具有‘看門人’的職責,他們的審計意見,對于上市公司的財務信息質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即是‘背書’,也有監督的職責。近年來,隨著監管力度加大,上市公司和審計機構責任被壓實,為回避自身的風險,審計機構的‘看門人’職責發揮相較過往有明顯提升,也符合市場的預期。”
“近年來,監管部門對會計師事務所開出的罰單也有所增加,這也倒逼審計機構在履職中更加盡責,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的信息披露水平有所強化,這有利于保護信息獲取中處于弱勢的中小投資者。”王智斌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編輯 喬川川)
23:43 | 國內手機出貨未來可能承壓 廠商多... |
23:43 | 中國生物制藥擬68億元收購創新藥企... |
23:43 | 神秘接盤方“現身” 漢唐云智算擬... |
23:43 | 遠望谷擬定增募資不超3億元 加碼RF... |
23:43 | 方大集團東北制藥混改七周年:創新... |
23:42 | 暑期檔過半 市場渴望黑馬影片力挽... |
23:42 | 火電板塊迎來“高光時刻” 11家相... |
23:42 | 天津港口變形記:從“黃金水道”到... |
23:42 | 22家人形機器人相關公司中報業績預... |
23:42 | 著力激發“港產城”融合發展藍色動... |
23:42 | 業務多元化再迎新契機 中資券商爭... |
23:42 | 中國人壽擬清倉杭州銀行 銀行股長...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