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一鳴 見習記者 張文湘
普利特的新能源業務正快速推進。12月13日,普利特發布公告稱,旗下控股子公司江蘇海四達電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四達”)簽署固態鋰電池項目戰略合作協議,有望提升公司的經營情況,對公司的產業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與此同時,普利特也宣布,自2023年三季度起,公司小圓柱業務已得到逐步恢復,今年11月份,海四達累計與小圓柱電池產業國際頭部電動工具客戶簽署訂單3000萬美元。
訂單利好短期業績
現階段,普利特業務包括改性材料、ICT(信息與通信技術)材料以及新能源業務三大板塊,其中新能源業務板塊以海四達為主要產業平臺展開,海四達專注二次動力與儲能電池的研發與產業化,而小圓柱電池產業是公司新能源板塊的核心業務。今年上半年,普利特新能源電池業務收入達到13.97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為34.53%。
普利特表示,2022年四季度及2023年上半年,公司因受到海外通脹、電動工具下游客戶去庫存等原因,對小圓柱業務整體業績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而該業務自今年三季度起已得到逐步恢復,海四達陸續取得小圓柱業務重要客戶訂單,今年11個月內累計簽署的3000萬美元訂單,主要基于三元圓柱電芯在電動工具領域的應用。
“本次訂單將對公司2023年及2024年經營業績有一定積極影響。2024年小圓柱預計不少于2億顆出貨。”普利特董秘蔡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對于電動工具鋰電池市場前景,業內人士也表示樂觀。“電動工具對鋰電池的需求是比較穩定的,這個市場會有一定的增長空間,電動工具朝著智能化、科技化、人性化的方向發展,對于智能電動工具的需求還在提高。”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固態鋰電池前景被看好
同樣在12月13日,普利特還宣布,海四達與北京衛藍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衛藍新能源”)達成戰略性合作協議,快速研發高可靠、高安全的新一代電池,并同時在市場端開展合作。
公開資料顯示,衛藍新能源作為一家專注于混合固液電解質鋰離子電池、全固態鋰電池研發與生產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固態電池技術唯一的產業化平臺。本次合作雙方將圍繞衛藍新能源的固態電池技術,采用衛藍新能源的固態電解質/漿料等材料,面對各類應用場景,進行相關產品的應用開發。
普利特表示,本合作將有助于公司更好地理解和應用相關技術,降低研發成本和風險,本次固態鋰電池項目的戰略合作,可進一步提高公司在鋰電池市場的地位和市場份額;同時有利于衛藍新能源研發的固態電解質產品的市場推廣。蔡青也回應《證券日報》記者稱,公司旨在共同攜手在新一代電池上迅速導入固態電解質體系,在其他新的技術體系方面,暫時沒有其他戰略合作方向的打算。
另一方面,雙方合作涉及的固態鋰電池,是當前市場上關注的焦點,國內外多家企業均有所布局,其前景也受到多位行業人士的看好。
記者了解到,由于成本偏高等原因,目前固態電池在行業內的應用并不多,仍處于小批量的試用階段。“鋰電池的發展,最終會從液態發展到固態,固液混合可能是一個過渡性階段,固態電池具備高安全性、高密度等優點,未來的潛力市場還是很大的。”祁海珅如是說。
(編輯 郭之宸 上官夢露)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23:28 | 三重因素將促使美元指數走弱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