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一鳴
12月14日,國風新材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現金8000萬元全資設立安慶國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資金來源為自籌資金。
具體來看,經營范圍包括新能源材料技術研發、技術推廣服務,新能源汽車改性材料的研發及應用;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等。
國風新材表示,設立安慶國風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有利于加快上市公司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材料產業提質擴量增效,開拓新市場并為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材料解決方案,實現公司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材料產業跨越式發展。
公告顯示,公司擬在安慶市經開區購置土地,投資建設新能源材料制造項目,打造注塑與噴涂工序一體化的汽車內外飾件現代化智能工廠,并積極拓展相關新能源材料業務。
除了投資建設新能源材料制造項目以外,在今年3月份,國風新材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蕪湖國風塑膠科技有限公司擬自籌資金2.16億元投資建設新能源汽車模塊化生產智能制造項目。
為何國風新材不斷聚焦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配套產業?
從技術面看,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國家政策不斷推進新能源汽車行業調整升級,鼓勵研發制造高質量、高技術水平的自主品牌汽車,并對其保持較大的扶持力度,這為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配套產業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尤其在技術專項支持下,國風新材等零部件配套公司在部分領域已經實現重大突破,以技術來換市場的局面正逐漸形成。
從區域看,傳播星球App聯合創始人付學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安徽省已集聚比亞迪、蔚來、長安、江淮、大眾、奇瑞等多家新能源汽車龍頭企業,國風新材擁有區位優勢,相關零部件配套產品有望持續放量。
從行情看,國金證券分析師陳傳紅認為,智能車時代,下游整車和品牌商一旦競爭格局出現變化,整個上游供應鏈將全面洗牌。電動車零部件供應鏈已經歷了4年的貝塔行情,而2023年是拐點期,新的供應鏈投資將是未來主旋律。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碳酸鋰價格持續調整,對于整車廠商而言,成本空間得到進一步釋放,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配套公司資金或將快速回流。
(編輯 閆立良)
10:30 | 電網建設持續推進 平高電氣中標14... |
10:30 | 寧夏立足自身資源稟賦 多措施吸... |
23:43 | 國內手機出貨未來可能承壓 廠商多... |
23:43 | 中國生物制藥擬68億元收購創新藥企... |
23:43 | 神秘接盤方“現身” 漢唐云智算擬... |
23:43 | 遠望谷擬定增募資不超3億元 加碼RF... |
23:43 | 方大集團東北制藥混改七周年:創新... |
23:42 | 暑期檔過半 市場渴望黑馬影片力挽... |
23:42 | 火電板塊迎來“高光時刻” 11家相... |
23:42 | 天津港口變形記:從“黃金水道”到... |
23:42 | 22家人形機器人相關公司中報業績預... |
23:42 | 著力激發“港產城”融合發展藍色動...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