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鏡茹
9月2日,廣東道氏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道氏技術”)公告披露,其控股子公司香港佳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佳納”),擬以自有資金3000萬美元,現金認購全球領先的腦機接口技術公司強腦科技(Brain Family Inc.)的Pre-B輪優先股。
根據公告,該投資是道氏技術“AI+材料”核心戰略的一部分。通過獲取強腦科技的少數股東權益,道氏技術意在將其新材料技術與前沿的腦機接口應用場景結合,以拓展在人形機器人、高端醫療設備等未來市場的應用。
目前,相關的《Pre-B輪優先股認購協議》已經簽署,但交易的最終完成尚待強腦科技根據其章程規定,經董事會及特定股東審議通過。
據悉,此次投資標的強腦科技,是一家在腦機接口(BCI)賽道具備核心競爭優勢的企業。其核心團隊成員多畢業于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MIT)等全球頂尖學府,擁有強大的技術研發背景和跨學科整合能力。
強腦科技的核心優勢在于其“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的研發與應用。與需要通過手術植入電極的侵入式技術不同,非侵入式BCI通過在頭皮外部部署傳感器來采集腦電信號,具有安全、便捷、成本更低等優點,使其在消費級和康復級市場的商業化應用前景更為廣闊。
憑借在技術研發上的深厚積累,強腦科技已在醫療康復、教育消費和人機交互等多個領域成功推出了商業化產品,并積累了豐富的市場經驗。
不過,對于一家主營業務覆蓋碳材料、鋰電材料和陶瓷材料的多元化企業而言,為何要跨界投資腦機接口技術?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道氏技術的目的并非直接進入醫療行業,而是為了服務其‘AI+材料’的核心戰略。”
公告顯示,道氏技術在石墨烯、碳納米管等碳基新材料領域擁有核心技術儲備,這些材料因其優異的導電性、柔韌性和生物相容性,被認為是制造電子皮膚、柔性傳感器和人造肌肉的理想選擇。而強腦科技在仿生肢體、人腦控制計算機等領域的技術優勢,恰好為這些新材料提供了最前沿的應用試驗場。
添翼數字經濟智庫高級專家吳婉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強腦科技擁有定義產品和應用場景的能力,而道氏技術則能提供實現這些產品所需的底層關鍵材料。通過本次合作,有望加速道氏技術的碳材料產品在人形機器人電子皮膚等關鍵零部件領域的研發進程與市場拓展。”
道氏技術的此次布局,與當前腦機接口產業的發展趨勢相符。上海證券研報顯示,腦機接口技術正逐步從過去的“科研驅動”向“臨床牽引”邁進。隨著各地腦機接口臨床病房和研究平臺的建立,依托多學科專家團隊和高端醫療設備的深度合作,該領域有望更精準地滿足臨床需求,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加速整個產業的商業化落地進程。
(編輯 賀俊)
23:50 | 內外資奔涌共振驅動港股流動性穩步... |
23:50 | 國家外匯管理局:允許外商直接投資... |
23:50 | 8月份國民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 |
23:32 | 企業數據資產開發運用提質加力 規... |
23:32 | “金九銀十”樓市向止跌回穩繼續邁... |
23:32 | 隨著科創板成長層揭開面紗 資本市... |
23:32 | 財政政策發力空間依然充足 |
23:32 | 深交所與馬斯喀特證券交易所簽署合... |
23:32 | 杭州城投攜手智譜發布多個大模型 ... |
23:32 | “2025中國企業500強”入圍門檻實... |
23:32 | 政策利好持續釋放 杭州人工智能終... |
23:32 | 以電力算力為雙翼 濟南高新區上市...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