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時尚零售商I.T集團發布了截至2020年8月31日的上半年業績報告。財報顯示,該集團總營業額減少31.9%至27.35億港元,毛利減少40.2%至14.93億港元,凈虧損則由上年同期的7100萬港元增加373.61%至3.37億港元。
對于持續下滑的業績,I.T表示,主要是由于在艱難的經營環境中銷售下跌,消費者行為迅速變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令消費欲疲弱所致。毛利率下降主要是由于期內為刺激銷量而推出更多折扣優惠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I.T集團在上季度亦發布了盈利警告,表示期內凈虧損不少于1億港元,由此可見,新財季其虧損仍在持續擴大。
成立于1998年的I.T集團曾經是中國潮流界的“鼻祖”。
公司由沈嘉偉和其妹妹沈秀惠在香港銅鑼灣伊麗莎白大廈開設,成立之初僅是一間約200平方尺的小店,原名“GreenPeace”(綠色和平),專賣當時在香港不甚普遍的歐洲服裝品牌。但這間小店隨即成為當時的潮流圣地,吸引了許多追求新潮的顧客。
后更名為如今的I.T,意為“IncomeTeam”(營收團隊),可見公司的野心不小。
2005年,I.T集團于港交所掛牌上市。在繼續拓展更多經銷及代理品牌的同時,其也開始大力發展自創品牌。該集團目前代理了近400個時尚潮流品牌,還擁有包括b+ab、Izzue、ABathingApe等逾20個自有品牌。
在2010年上半年,I.T集團取得稅前利潤4200萬港元,遠高于市場預期。
截至2010年8月31日,I.T集團在香港共有198家自營門店,可在內地僅擁有147家自營門店和47家特許經營店。
在2011年時,I.T集團自有品牌的銷售增長率達62.1%,是代理品牌的兩倍。截至2012年2月,I.T集團在香港開設的店面總數已有266家,全部為自營店。在中國內地,I.T集團所有的自營店與授權也有295家,可謂風光無限。
而如今,曾經的潮流“鼻祖”卻接連虧損,經營狀況每況愈下。
對此,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I.T作為香港最大的時尚零售商之一,對于門店銷售的依賴程度很高,因此在疫情打擊下,I.T門店零售收入極速萎縮,大幅影響業績。如果不能盡快和內地市場需求相結合并拓展線上零售模式,未來前景堪憂。”
“雙11”將至,記者注意到I.T官網已經開始了促銷活動,從11月1日—11月12日,精選單品3件7折。并打出了“雙十一不用拼手速就能做‘高級撿漏王’”的廣告標語。
事實上,《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即便不是“雙11”大促期間,I.T的線下實體門店也在進行著促銷活動。
9月,記者曾走訪了天津和北京的多家I.T線下實體門店,店內均在進行大規模地促銷,但依然門可羅雀。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23:28 | 三重因素將促使美元指數走弱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