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歆
“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踏著金融對外開放的節奏,開放中的中國金融業正不斷地融入世界金融一體化進程,相應的人才需求也隨之改變。
為深入貫徹人才強國戰略,落實金融街人才國際化開發機制,不斷加大精準引才力度,由北京金融街人力資源協會、北京金融街商會牽頭9家金融機構首次面向全球開啟招募計劃,提供近50個高層管理和核心技術、專業人才崗位。
據悉,參與此次海外招聘的單位有8家中國證監會會管單位和1家保險公司,分別是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和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泰康保險集團。招募公告現已通過北京金融街商會(WWW.BFSCC.COM)、全美華人金融協會、亞洲金融協會、以及各招聘單位網站等多渠道發布了招聘信息。
當前中國經濟全球化發展進入新階段,伴隨中國企業“走出去”、人民幣國際化加快,中資金融機構已經具備了進入主流市場的條件和基礎,特別是隨著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政策的超預期釋放,中國的對外投資也將越來越多地和全球經濟緊密融合。
面向全球攬才的金融單位紛紛表示,現急需具有國際化視野、熟悉國際前沿技術領域,在國際金融監管機構、自律組織、金融經營機構、信息技術企業、大型上市公司、高?;蚩蒲性核葐挝还ぷ鞫嗄甑膶I人才。如國際合作部負責人、首席經濟學家、首席技術官、首席法律顧問、期貨衍生品等行業高級經理等等。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人才觀”的重要內容。他指出,“本土人才、海歸人才要并用并重,使他們在報效祖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
中國的快速發展正形成“磁場效應”,吸引著最大規模留學人才“歸國潮”。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到265.11萬人。僅2016年就有43.25萬留學人員回國,較2012年增長15.96萬人,增幅達58.48%。
以留學人才為主體的海外高端人才已成為我國高層次人才隊伍的重要來源,中國金融業亦不例外,海外引進的人才已成為各專業領域的領軍專家,在推動我國金融市場改革發展和監管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主辦方表示,希望此次人才交流會有計劃、有步驟、有選擇地引進具有市場經驗和國際視野的高端專業人才,幫助金融機構組織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的管理干部隊伍,進一步推動金融市場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
23:43 | 國內手機出貨未來可能承壓 廠商多... |
23:43 | 中國生物制藥擬68億元收購創新藥企... |
23:43 | 神秘接盤方“現身” 漢唐云智算擬... |
23:43 | 遠望谷擬定增募資不超3億元 加碼RF... |
23:43 | 方大集團東北制藥混改七周年:創新... |
23:42 | 暑期檔過半 市場渴望黑馬影片力挽... |
23:42 | 火電板塊迎來“高光時刻” 11家相... |
23:42 | 天津港口變形記:從“黃金水道”到... |
23:42 | 22家人形機器人相關公司中報業績預... |
23:42 | 著力激發“港產城”融合發展藍色動... |
23:42 | 業務多元化再迎新契機 中資券商爭... |
23:42 | 中國人壽擬清倉杭州銀行 銀行股長...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