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范工作的意見》(下稱175號文)的流出,引得不少網貸投資人密切關注。
事實上,無論是出于投資,還是出于立案平臺情況的追蹤,網貸投資人都可以從175號文中獲得一些線索。
新金融頭條梳理175號可見,文件針對P2P網貸機構的風險狀況進行有效分類,并明確了一一對應的分類處置方案。
具體來說,分為已出險機構和未出險機構兩大類,其中,已出險機構主要分為已立案機構和未立案機構;未立案機構分為惡意退出類機構、主動清退類機構;未出險機構則按照存量業務規模進行分類,分為僵尸類機構、規模較小機構和規模較大機構。
同時,對僵尸類機構明確定義和處置辦法;對已立案的機構明確以追贓挽損、穩定出借人情緒為重點;對在營高風險機構提出了“雙降”和“四不準”等等。
175號文向投資人傳遞的核心信息是“分類處置”,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行業必然會有很多平臺要退出的,175號文的下發說明這一出清過程不會再像去年6月份的爆雷潮那樣激烈,更多的是將會有序進行。
上述業內人士還指出,已出險機構的投資人,需了解目前警方正在加大追繳力度,作為受害者可通過報案、舉報線索等方式依法表達訴求,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不信謠、不傳謠、不參與各類非法聚集活動,這些建議警方以前一直在傳遞,不再贅述。清退類平臺的投資人也請放心,文件明確清退時要保障出借人資金正常退出。”。
根據175號文,對于已經立案機構處置的工作目標是提高追贓挽損水平,穩控投資者情緒:
1.與當地公安部門緊密配合,掌握及后追贓挽損進度。
2.與當地信訪部門緊密合作,做好群眾安撫和信訪接待工作。
3.及時公告機構信息,并做好網絡輿情控制,尤其是對自媒體淤青做好監測。
另外,一位網貸從業者認為,175號文是來自官方的監管文件,也是P2P網貸投資人最好的指引寶典。普通用戶的投資理財需求一直存在,而在下一步投資時需要避免監管提到的風險類平臺。
例如,175號文將”項目逾期金額占比超過10%“列為高風險機構特征之一。根據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對金額逾期率的計算公式(項目逾期金額=逾期金額/待償金額)要求,如貸款余額下降速度過快,可能導致金額逾期率增長而超過10%,成為高風險平臺,這對平臺持續運營帶來了挑戰。根據網貸之家數據,信用寶、抱財網、短融網、愛投資、錢盆網、易通貸等13家平臺金額逾期率均超過10%。
另外,175號文對小平臺退出的態度是“堅決推動市場出清”,具體措施是,先約談,通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主動清退;對于不配合的,嚴查發現違規后移送公安部門。
什么樣的平臺屬于“小平臺”,175號文件并沒有給出具體數值,而是由各省根據轄內實際情況,綜合待償金額和出借人數等因素確定。
據新金融頭條此前報道,2018年11月開始,杭州開始清退待收1億元以下平臺,還有消息稱北京地區待收5000萬元以下平臺及深圳地區待收1億以下平臺將被清退。這一體量標準還將上升至5億甚至10億。
因此,不建議保守型投資人繼續選擇一些“小而美”的中小型平臺,對投資的待收1億以下的平臺保持警惕,盡量避免來自外部的投資風險。
還有觀點認為,在違規與規模小的平臺被清退之后,市場向頭部平臺集中是大勢所趨。對于網貸行業的“二八”效應,新金融頭條很早就已經關注到并進行報道。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P2P網貸投資人以及投資資金主要流入頭部平臺,風險也開始逐漸向大型平臺聚集。175號文也將規模較大平臺具體分為兩類,一類屬于“高風險機構”,而另一類是“正常運營機構”。
對此,業內人士建議,投資人可以重點關注在投平臺的信息披露情況和數據報送情況。因為未來監管將對正常運營平臺采取“名單制”,如果平臺未正常報送信息,會被移送到“非法集資工作機制”。而如果發現平臺存在信披不完整、數據報送不及時的情況也要提高警惕。
“最后通過100家還是50家平臺目前誰也說不清楚,但是進入頭部陣營的平臺往往具有共性,比如優質的底層資產,雄厚的運營資本,或是強有力的背景實力,這些實力都是投資人選擇的依據。”一位資深投資人樂觀的認為,那時頭部平臺資金充裕,加上監管更加嚴格,投資P2P的風險反而會小很多。
據網貸之家發布的《P2P網貸行業2018年12月月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1021家,網貸行業的活躍投資人數、活躍借款人數分別為235.17萬人、267.96萬人。
值得一提的是,臨近年關,多家平臺給用戶發送了加息、紅包、返現的通知,其中不乏陸金所這樣的大型平臺。甚至有一家平臺在短信中表示加息可達20%,大多數網貸平臺的流動性變差有目共睹。
實際上,年前一段時期,銀行以及一些金融機構都會出現規律性錢慌,P2P平臺也不例外。加息作為平臺吸引新用戶、留住老用戶的利器,在行業繁榮期可以說是屢試不爽。不少投資人耐不住高收益誘惑,或者是為專門薅羊毛上車。
然而,無論是108條還是175號文,僅僅是對網貸機構的專項整治和風險防范形成了監管上的規定,作為互金投資人,仍然需要保持足夠的風險意識。風險和回報總是對等的,要想通過P2P網貸投資獲得超越存款的較高收益,就需要在投資平臺時看清資產抵制誘惑,并對行業保持定期關注。
12:02 | 因地制宜多方聯動 山東證監局走訪... |
12:01 | 全面“亮劍”!證監會月內已開8張... |
09:53 | 央行副行長陸磊:支付產業要加快推... |
23:56 | 浙江土地市場高溢價成交頻現 |
23:56 | 政策組合拳為儲能產業鏈打開發展空... |
23:56 | 工程機械企業要握緊高質量發展的四... |
23:56 | 工程機械行業穩步邁入新一輪增長周... |
23:48 | 龍蟠科技簽下60億元磷酸鐵鋰正極材... |
23:48 | 巨星傳奇擬收購“鳥巢”運營主體1.... |
23:48 | 露笑科技子公司簽署AI機器人領域合... |
23:48 | 雅化集團:“民爆+鋰業”雙主業齊... |
23:35 | 商品期貨沉淀資金量站上4700億元關...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