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劉士余到中信建投證券公司北京東直門南大街營業部調研,召開投資者座談會,聽取投資者對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穩定的意見建議。據報道,座談會上劉士余認真回應了一系列意見和建議,同時表示,現在股市的感覺像是在冬天,既然冬天已經來了,春天也就不遠了。劉士余表示會將有關建議納入到即將推出的政策中,豐富完善“資本市場深化改革開放一攬子方案”。
保護上億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營造透明的資本市場生態,信心如何提振?改革如何深化?股市的春天,要來了嗎?10月15日晚證券日報社常務副總編輯董少鵬和財經評論員萬喆,做客《央視財經評論》演播室,深度解析。
一場座談會傳遞什么信號?
董少鵬:中國股市需各方一起努力走出低迷
證券日報社常務副總編輯董少鵬:在座談會上劉士余表示,大家提出的意見建議對于豐富完善資本市場深化改革開放一攬子方案很有價值。要牢牢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從制度和工具等多方面加強創新,有效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我國股市有上億中小投資者,這是中國特色。證監會將始終肩負起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使命,努力營造公開、公平、公正、清澈透明的資本市場生態,中國股市需各方一起努力走出低迷。
萬喆:深耕細作改革才是真正的春天
財經評論員萬喆:春天表示希望、表示改革,春天是深耕細作的季節,如果在這個時候能夠深化改革、推進改革把這一塊土地給孕育起來,使它能夠有活力、有動力,企業能夠百花齊放這個才是目標,我認為證監會目前在做的監管都是朝著這個目標,而且還在不斷深化,從這個基礎上來說,我相信這個春天要來。
高層頻頻發聲救市會不會來?
董少鵬:必須采取提振信心利在長遠的措施
證券日報社常務副總編輯董少鵬:首先是要穩信心、穩預期,同時要提振信心,這也預示著相關的舉措要推出來,短期的舉措和長期的制度建設要結合起來,春天還需要一個努力的過程,但是的確目前估值已經比較合理了,再跌的空間不是很大。目前面臨的壓力需要向市場補充流動性,采取必要的措施讓更多長線資金進來,同時在交易制度等做一些改革。
萬喆:市場不能靠“救”要靠結構性改革
財經評論員萬喆:長期發展市場是不能夠靠救的,而是靠結構性改革。證監會做了很多穩信心的事,比如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權益,建立中小企業權益保護機構,同時對證券市場內部也做了整頓和相應的處罰,包括審計聯合上市公司作假等,現在越來越嚴,這一切實際上都是結構性的改革,春天不只是綠色,春天有紅有綠,春天也證明如果市場真是健康的,我們就能看到是漲是跌,是在一個波動的過程當中,永遠不漲的市場是不健康的,但只漲不跌的市場也是不健康的。
應對外部風險要做哪些準備?
董少鵬:夯實市場主體基礎做強主業是根本
證券日報社常務副總編輯董少鵬:要夯實市場的根基,讓上市公司質量更加扎實,同時長線資金能夠長期駐扎在市場,這是關鍵,本周大家都感覺到明確的信號,比如沒有新的上會的企業,本周不考慮發行股票,這都是對供需流動性等綜合性的考慮,不管外部市場環境怎么變化,我們還是要扎扎實實地把上市公司質量提高,近期已經放開了小額的快速并購重組審核、備案措施等,采取這樣的措施,就是要讓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能夠活躍起來,同時吸引更長線、有價值的資金入市。
萬喆:既要打針吃藥更要強身健體
財經評論員萬喆:這個市場既要打針吃藥,更要強身健體,一方面要梳理過去市場中的偏差,現在要糾偏,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外部的挑戰,要有更加開放的心態。證券市場這兩年開放的力度和深度越來越大,金融開放確實是在夯實基礎一步步往前走。一方面最希望的是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能夠得到更多的支持,另外一方面對于獨角獸或者一些創新企業,也有另外的政策都在研究能不能夠從技術創新方面給它更多的支持,這些事情都是強身健體才能使未來真的能夠有競爭力。
董少鵬:中國股市可以建成富有吸引力創新力的市場
證券日報社常務副總編輯董少鵬:我們的經濟在全球排第二,我們的貿易包括出口等都是很強的一個主體,在科技創新方面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但是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匹配程度比較弱,去年提過建立強化資本市場,由于三去一降一補和中美貿易摩擦不期而遇,導致市場目前比較低迷,但我們要通過努力把中國的股市建成富有創新力、吸引力的強大市場,現在把形勢看得比較清楚了,要采取什么措施也是比較清楚的,通過下一階段努力我相信春天的來臨就意味著我們有吸引力、有強大投資價值的股市就會建立起來。
萬喆:理解市場有“怨氣”深化改革有“底氣”為改革打氣迎蓬勃生氣
財經評論員萬喆:改革既要有定力也要有手段,要理解市場的怨氣,這次劉主席跟投資者聊天談心,實際上就是很大氣的表現,深化改革、有底氣都是有定力的表現,另外一個為改革打氣,就目前我們還是有很多的手段,雖然面臨內外部的壓力,尤其是外部的壓力和全球不確定性,但短期有短期的一些手段和決心,長期有長期的措施和定力,不斷地梳理深化改革,我們有信心迎來蓬勃朝氣改革的春天。
15:12 | 優酷官宣啟動“非遺100城計劃” |
14:57 | 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最新重磅發聲 ... |
14:54 | 光啟技術聯合中汽中心實現全球整車... |
14:53 | 賽百味攜手米其林餐廳星廚推出“中... |
14:52 | 構建用戶驅動生態 2026款嵐圖夢想... |
14:49 | 海康威視榮獲第五屆中國質量獎 系... |
14:49 | 蘇州規劃擬收購昆山建筑設計80%股... |
14:48 | 萬科再獲深鐵集團20.64億元借款 年... |
14:37 | 2025“創新硅巷 集賢東城”全國人... |
14:31 | 螞蟻集團首批參與跨境二維碼統一網... |
14:27 | 總金額不超過1億美元 山高控股擬大... |
14:26 | 華勤技術遞交港股上市申請 開啟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