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從實驗室到產業化,目前固態電池的技術突破已初見成效,這些創新不僅讓產品向更高能量密度邁進,更打開了低空經濟等新場景的應用空間。固態電池技術的突圍,不僅是新能源產業升級的“關鍵一躍”,更是中國企業搶占全球能源技術話語權的戰略窗口。
面對固態電池技術突破的窗口期,筆者認為,中國鋰電產業要咬定創新的“青山”、引領全球技術進步的“青山”絕不放松,而這還需做好三方面準備:
其一,持續加大“精準研發”力度,構建分層創新體系,以“靶向研發”思維提升創新效率。研發不是資金的堆砌,而是推動形成從基礎研究到應用開發再到工藝落地的閉環。如寧德時代2025年上半年研發投入超過100億元,形成了基于第一性原理的獨特研發創新體系。在全固態電池方面,公司持續堅定投入,以保證技術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并有望于2027年實現小批量生產。
其二,以“專利布局”筑造護城河。在全球競逐固態電池相關專利的背景下,國內龍頭企業應盡快把在固態電池核心技術上的深厚積累與長期投入轉變為嚴謹的知識產權布局。
其三,持續培養和吸引高端技術人才,打造創新團隊。在固態電池技術之爭的背后,一場沒有硝煙的“人才爭奪戰”正悄然升級,人才爭奪持續白熱化。事實上,固態電池技術涉及材料、電化學、機械工程等多學科交叉,需打造精準育才、長效激勵以及跨界聚才的立體化人才體系。
在筆者看來,固態電池的技術與成本是驅動其實現產業化突破的雙核心,需要相關政策與產業鏈上下游等多方形成合力。在技術層面,當前研發和攻關重點主要集中在界面阻抗優化、鋰枝晶抑制、干法電極工藝、靜壓成型技術等關鍵材料與工藝環節,這些技術的成熟度將直接決定固態電池的規模化應用進程。
在全球新能源競爭進入“技術深水區”的當下,鋰電企業唯有以專利筑壁壘、以人才強根基,才能不斷實現技術突破。
23:56 | 浙江土地市場高溢價成交頻現 |
23:56 | 政策組合拳為儲能產業鏈打開發展空... |
23:56 | 工程機械企業要握緊高質量發展的四... |
23:56 | 工程機械行業穩步邁入新一輪增長周... |
23:48 | 龍蟠科技簽下60億元磷酸鐵鋰正極材... |
23:48 | 巨星傳奇擬收購“鳥巢”運營主體1.... |
23:48 | 露笑科技子公司簽署AI機器人領域合... |
23:48 | 雅化集團:“民爆+鋰業”雙主業齊... |
23:35 | 商品期貨沉淀資金量站上4700億元關... |
23:35 | 年內62家機構申報合格境外投資者資... |
23:35 | 銀行秋季招聘加碼爭奪金融科技人才 |
23:35 | 人形機器人賽道具備“長坡厚雪”特...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