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解讀
周景彤 范若瀅
2020年1月7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十四次會議,研究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此次會議主要關注點如下:
一、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中小企業
此次會議明確強調了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運行中的重要作用。會議指出“中小企業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在支撐就業、穩定增長、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體現了中央對中小企業發展一如既往的重視。
當前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就業形勢日趨嚴峻。中小企業被稱為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是名副其實的發展生力軍、就業主渠道。一方面,中小企業具有市場自發的創新活力和“船小好調頭”的靈活性,有利于推動技術革新、促進產業升級;另一方面,中小企業具有規模小、數量多的特點,占據了90%以上的企業數量,吸納了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有助于穩定就業、改善民生。因此,在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充分重視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多措并舉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問題
此次會議抓住中小企業融資這一關鍵問題,指出要“充分認識金融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持續加大支持力度,切實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并從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等方面部署了相關具體舉措。
首先,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此次會議提出,“要圍繞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綜合運用多種貨幣信貸政策工具,實行差異化監管安排,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對金融機構履行好中小企業金融服務主體責任形成有效激勵”。預計未來政策的可能趨勢為:一是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有望加強,政策靈活性將提升。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背景下,貨幣政策2020年可能會有2-3次降準。根據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增強政策彈性,結構性貨幣政策力度有望加大,進一步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增加制造業中長期融資將是政策支持重點。二是進一步提高貨幣政策的效率,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2019年12月28日,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020年3月1日起,將存量貸款定價基準轉換成LPR加點,預計未來LPR對貸款定價的引導作用將明顯增強,這有利于更好地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三是建立“敢貸、愿貸和能貸”的長效機制。監管部門進一步落實差異化監管政策,簡化核銷程序,擴大商業銀行自主核銷權,適當擴大金融機構小微企業貸款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稅的范圍。商業銀行完善內部考核機制、盡職免責和糾錯容錯機制,打消一線人員的顧慮,激發其服務小微企業的內生動力和積極性。
其次,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此次會議提出,“要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具體而言,一是以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優化為重點,優化融資結構和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二是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體系,提高中小金融機構數量和業務比重。三是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要求,構建風險投資、銀行信貸、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等全方位、多層次金融支持服務體系。繼續推進資本市場改革,建設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完善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
第三,多渠道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此次會議提出,“要多渠道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促進提高對中小企業信貸投放能力”。這對于增強中小銀行服務實體經濟和抵御風險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允許更多符合條件的中小銀行通過發行永續債來補充資本。同時,進一步推進非上市優先股、可轉債等創新資本工具的實施。二是推動部分公司治理、資產質量、業績表現較好的中小銀行在A股或境外上市。三是中小銀行完善自身公司治理機制、提升內部管理水平、優化業務結構,有利于更好地、更長遠地控制風險。
第四,繼續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此次會議提出,“要繼續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加快涉企信用信息平臺建設,拓寬優質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切實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面臨的實際問題”。未來要進一步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作用。一是加快構建多渠道共享的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在人民銀行征信系統的基礎上,進一步整合中小微企業注冊登記、生產經營、納稅繳費、環保法務等非金融信息。二是結合不同地區特點,對基層擔保機構實行差異化考核管理。支持小微企業等普惠業務的考核應作為重點之一,適當提高風險容忍度,增強擔保機構支持小微企業的積極性。三是健全風險補償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先行先試,根據擔保機構的小微企業等普惠業務占比情況,給予相應的代償補償,切實降低基層擔保機構的費率。
(周景彤系中國銀行研究院資深經濟學家、范若瀅系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
23:37 | 發力BC技術破“內卷” 隆基綠能預... |
23:37 | 部分原材料漲價 南僑食品多措并舉... |
23:37 | 洛陽鉬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最高達91... |
23:37 | 重要股東籌劃控制權變更 揚電科技... |
23:37 | 百隆東方:業績預增主要是訂單飽滿... |
23:36 | CXO行業迎來拐點? 奧浦邁上半年凈... |
23:36 | 27家有色金屬上市公司預計上半年凈... |
23:36 | 受益制冷劑供應趨緊 多家氟化工上... |
23:36 | 已有323家A股公司披露籌劃2025年中... |
23:36 | 招商蛇口斬獲前海宅地 樓面價創深... |
23:36 | 半導體多細分領域公司中期業績向好... |
23:36 | AI眼鏡市場火熱 產業鏈公司紛紛搶...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