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电影,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观看,999色成人,日韩精品资源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評論頻道 > 宏觀時評 > 正文

提升違法成本 加強個人金融信息保護

2020-05-11 06:30  來源:中國證券報

    近日,中信銀行泄露客戶個人信息一事引發市場關注。最新進展是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對中信銀行啟動立案調查,嚴格依法依規進行查處。實際上,這并非該行首次因此類事件遭受查處。屢罰不改的背后,凸顯出個人金融信息保護專門立法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更重要的是,相關部門在執法過程中,還需要大力提升機構的違法違規成本,起到震懾行業的作用。

    首先,在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方面,歐美等國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法律體系。相較之下,我國個人金融信息保護專門立法亟待提速。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亟需從法律層面明確保護思路,明晰界定金融信息保護的范圍,完善從國家法律到部門規章的制度保護體系。

    其次,考慮到我國金融分業監管的客觀實際,建議由金融委牽頭優化個人金融信息保護頂層設計,加強“一行兩會”及相關行業協會的溝通協作,統一監管標準,明確監管職責,破除數據壁壘,聯合開展金融信息保護工作。

    再次,相關金融基礎設施亟待完善,隨著大數據、區塊鏈等金融科技應用不斷深入,涉及個人金融信息保護的基礎網絡設施、IT架構、數據結構治理等亟待監管部門協調構建。

    而從金融機構本身來看,中信銀行此次事件再次反映出機構內控的缺位。該行在致歉信中提到“保護客戶信息安全是我行秉持的服務宗旨,也是銀行的生命線。在客戶信息保護方面,我行建立了一整套制度及流程”,但正如有法律人士所言,“個人金融信息的保護制度,往往被掛在墻上,束之高閣”。

    作為與實體經濟、社會公眾最為密切的行業,主動合規須成為商業銀行發展的“生命線”。機構應當樹立“向合規要效益”的理念,真正形成“不能違規、不敢違規、不愿違規”的合規文化。如此,或許才不會出現“個別員工未嚴格按照制度操作”的案例。

    在金融科技加快應用的背景下,金融機構應主動作為,應用科技手段提升客戶金融信息保護的能力。在技術層面做好客戶信息收集、保管、存儲等工作,防止信息遺失、毀損、泄露或者篡改。對外使用過程中,做好通道加密、傳輸行為審計,數據脫敏等工作,實時監測是否有黑客入侵偷取數據等。

    社會公眾對該事件關注的背后,既反映了公眾的不安,也顯示出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意識的覺醒。接下來,在個人金融信息保護立法亟待提速的同時,公眾金融信息保護方面的教育也亟待普及深化。

-證券日報網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宇县| 南安市| 锦屏县| 资阳市| 鹤庆县| 邢台县| 巢湖市| 绥滨县| 成安县| 曲阳县| 辽阳市| 阿克陶县| 灵山县| 诏安县| 大荔县| 应城市| 凤翔县| 靖江市| 遂川县| 得荣县| 阿拉尔市| 湖口县| 宾阳县| 枣阳市| 凤冈县| 比如县| 惠州市| 长沙市| 温州市| 丰台区| 景泰县| 英吉沙县| 三台县| 临猗县| 朝阳区| 彭泽县| 博罗县| 纳雍县| 佛教| 福建省| 湘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