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東
地理標志作為一種無形資產,正日益受到各國政府和多邊機構關注。今年9月14日中國與歐盟簽訂了《中歐地理標志協定》,雙方各有275種受到地理標志保護的地方名產納入保護范圍。11月15日剛剛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是一項最新的國際貿易協定,該協定對地理標志產業發展產生的影響將逐步顯現。
把地理標志納入知識產權范疇,對其開展資產證券化研究,推動相關實踐,具有現實意義。
一、地理標志資產證券化的可行性
按照《商標法》的規定,地理標志可以申請為集體商標或證明商標。一旦申請通過后,就具備了商標的法律屬性,成為一種獨立的知識產權,變為一個組織或一個地方共有的無形資產。
目前國內地理標志管理分屬不同的部門,包括原質量監督管理部門管理地理標志產品、現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管理專利商標體系的地理標志商標和農業部推廣的農產品地理標志,但其彼此有所交叉。日前簽署的RECP協定第二十九條也認可簽約各國地理標志可以通過商標制度或其他法律途徑得到保護,說明國內的地理標志管理既源于體制的沿革也符合國際規則。
據最近第四次全國地理標志調研統計,地理標志產品數為2269個,占總數的26.95%;地理標志商標數為4858個,占總數的57.68%;農產品地理標志數為3088個,占總數的36.67%。其中獲得商標的4858個地理標志,理應具備《商標法》所賦予商標的權利屬性。既然商標歸屬于知識產權,作為無形資產,它的擁有者可以按照一定程序,將這些資產價值化、資本化,并可以以這部分資產作為融資工具。
在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背景下,知識產權金融成為知識產權運營的熱點,一些地方已在積極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和資產證券化業務。據悉,全國的專利質押融資已接近2000億規模,資產證券化業務也接近300億元。據樂觀推算,未來地理標志商標所覆蓋產品的市場空間可望達到1.5萬億元至2萬億元。地理標志作為知識產權,在其基礎上開展地理標志資產證券化,其服務空間不言而喻。
二、地理標志資產的特殊性
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是當前知識產權運營的熱點,但地理標志資產證券化尚無先例。這項創新的難點在于,地理標志商標作為集體商標或證明商標,具有與其它商標不同的特殊性。
地理標志商標通常是由地方政府主導,由當地協會、聯盟、公會、商會等集體群團組織申請和持有。《商標法》規定的集體商標,是指以團體、協會或者其他組織名義注冊,供該組織成員在商事活動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該組織中的成員資格。證明商標,是指由對某種商品或者服務具有監督能力的組織所控制,而由該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務,用以證明該商品或者服務的原產地、原料、制造方法、質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質的標志。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和管理的特殊事項,由國務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規定。
申請和持有地理標志商標的組織往往都是公益性非盈利組織,由于他們不是企業法人,不能夠開展以營利為目的的經營性活動,因此在《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中甚至明確規定標志持有者向使用者許可使用時不允許收取費用。
如何破解這一難題,成為開展地理標志資產證券化的主要障礙。
三、地理標志資產證券化初步構想
《商標法》是上位法,我們可以先從納入商標的地理標志入手,對于已確權的地理標志商標,作為集體資產。建議經過必要程序,集體成員可以在確保集體成員利益基礎上加以處置。這好比改革初期小崗村的土地承包經營一樣,由集體成員決定。
現實情況是,一方面,雖然目前已有很多知名地理標志商標,但假冒偽劣商品充斥其中,長期缺失完善的地理標志商品保護措施,為市場監管帶來了諸多困擾。另一方面,從事地理標志產品生產經營的企業,也面臨著升級改造、技術進步等資金需求。如何打造從種植、養殖、加工、生產到倉儲、銷售全鏈條的地理標志產品溯源防偽體系,也需要系統建設和大量的資金投入。
經營行為應該按照經濟規律辦事,我們認為比較可行的方案是,允許地理標志資產通過集體成員協商一致,委托符合條件的管理人管理。管理人可以是資產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持牌機構,由地理標志商標持有機構委托它們運營管理。建立運營平臺,運營平臺可以采取商標許可收取許可費用的方式運營。運營平臺可以作為融資主體,通過結構化設計,在此基礎上開展資產證券化。
四、地理標志資產證券化需要面臨的問題
地理標志資產證券化面臨很多理論和實踐問題,需要探索和突破。
首先,有關制度框架。關鍵是商標許可收取許可費用問題。目前除農產品地理標志許可使用明確不容許收費外,在研究中尚未發現有關業務的禁止性條款。如何進行這方面制度設計,是一個難點。
其次,關于流程設計。由于目前還沒有相關運作模式,如何在現有專利質押融資和資產證券化已有業務流程、參與機構、交易結構、服務定價、風險防范等方面做出安排,完善鏈條、閉環操作,以補齊短板,使之得以順利開展。
再次,關于風險防控。人們對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最大的擔憂來自對風險的識別和防控。本質上任何風險都來自于不確定性,而真正的地理標志產品,都是經歷長期歷史培育和考驗的優質產品,它的目標客戶、銷售數量和市場規模都是相對確定和穩固,業績通常是穩步上升的。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經濟周期內,地標產業是有數據可循的,風險并非完全不可控。
此外,關于價值評估。在地理標志資產價值評估中,氣候環境因素應納入評估體系,這是目前其它知識產權評估中缺乏的內容。對項目業績的考察應盡可能選取多年的均值,在融資規模設計中應該根據產品原產地多年氣候環境因素對產品的影響設定合理的折扣比例。
地理標志資產證券化,在理論和實踐上都面臨許多創新和突破,本人作為曾經的金融從業者和資本市場參與者,希望通過此文拋磚引玉,與有志者共同探討并為之努力。
(作者單位:凱獅融聯(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編輯 張偉)
10:30 | 電網建設持續推進 平高電氣中標14... |
10:30 | 寧夏立足自身資源稟賦 多措施吸... |
23:43 | 國內手機出貨未來可能承壓 廠商多... |
23:43 | 中國生物制藥擬68億元收購創新藥企... |
23:43 | 神秘接盤方“現身” 漢唐云智算擬... |
23:43 | 遠望谷擬定增募資不超3億元 加碼RF... |
23:43 | 方大集團東北制藥混改七周年:創新... |
23:42 | 暑期檔過半 市場渴望黑馬影片力挽... |
23:42 | 火電板塊迎來“高光時刻” 11家相... |
23:42 | 天津港口變形記:從“黃金水道”到... |
23:42 | 22家人形機器人相關公司中報業績預... |
23:42 | 著力激發“港產城”融合發展藍色動...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