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學毅
近年來,受持續的疫情影響,門診量持續下滑,醫療消費急劇縮減使得醫院尤其是綜合醫院的收入大幅滑坡,面對難以壓縮的硬性成本開支,大量醫院陷入虧損局面之中,部分民營醫院難以為繼。《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1》顯示,全國2.35萬家非公立醫療機構,一年總計虧損1300億元,平均每家虧損高達553萬元。
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不得不迅速轉手醫院資產以免業績受到拖累,而計提商譽減值更已是常規動作。但與此同時,仍然有眾多資本看好民營醫療賽道并抄底入場。“出清”之后的民營醫療市場又將迎來怎樣的趨勢和新生?
民營醫院受重創
2022年,包括雅戈爾、新華醫療等上市公司紛紛發布公告轉讓相關醫院資產。其中,新華醫療表示,將轉讓全資子公司持有的唐山弘新醫院有限公司(下稱“唐山弘新醫院”)43.33%的股權,還將公司控股子公司山東弘華投資有限公司和淄博弘新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合計持有的上海辰韋仲德醫院管理有限公司12.85%的股權轉讓給自然人陳偉。雅戈爾則表示,將向寧波市政府捐贈普濟醫院及相關資產,捐贈資產預估價值13.61億元,不過,該捐贈最終未能成行。
業內人士稱,醫療服務是公認的門檻高、專業壁壘高、監管嚴、投資周期長的行業,無論內部還是外部產業基金的入局都會遭遇諸多挑戰。與此同時,民營醫療缺乏規范引導、管理不規范等問題仍是行業痛點,在疫情沖擊下,行業出清加速。三年的疫情,重創了民營醫院,由于業績持續下滑甚至虧損,此前被溢價收購的部分民營醫院資產不得不計提商譽減值。
同花順數據顯示,2019年—2021年期間,14家A股民營醫院上市公司發生過商譽減值的有9家,未發生減值的有5家,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發生商譽減值情況,沒有商譽減值的5家公司中,有2家為2022年新上市的公司,其余3家公司未發生并購行為。
分析認為,上市公司計提商譽減值有利于相關并購的資產風險的釋放,隨著企業經營業績改善,有利于后續公司業績表現。如果受短期因素影響導致商譽減值,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向好,這種商譽減值風險一次性釋放并非壞事。
誰在“抄底”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各地政策支持下,民營醫院的“至暗時刻”已經過去,而對于資本而言,行業重新洗牌之際,民營醫院賽道將迎來新的機遇。武漢、亳州、慈溪、銅川等市近期也發文支持民營醫院健康發展。在資本層面,包括美的、字節跳動等在內的行業巨頭也紛紛布局民營醫療市場,開啟“抄底”模式。
2022年11月13日,由美的控股投資的和祐國際醫院主體建筑正式封頂,該醫院規劃用地386畝、總建筑面積58萬平方米,規劃1500張床位、醫院于2020年11月動工,預計2024年6月正式投入運營。2022年11月21日,安徽華源醫藥集團發布消息稱,公司已與太和皖北醫院舉行簽約儀式,正式宣布并購太和皖北醫院。2021年11月9日,復星醫藥發布對外投資公告稱,子公司復星健康擬以現金出資8.09億元的形式,受讓林俊杰持有的廣州新市醫院70%的股權。2022年8月份,上市藥企健民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合計1520.44萬元的交易對價,收購浙江華方醫護有限公司100%股權。
業內人士稱,雖然深受疫情影響,醫療市場的交易頻率下降,但是并購規模正在持續擴大,醫療機構的并購規模化、垂直整合的趨勢已經越發明顯,垂直的專科賽道仍然受到資本的青睞。普華永道在2022年9月4日發布的《2022年上半年醫療健康行業并購交易趨勢》顯示,2022年上半年交易較2021年下半年總額有所下降,但醫院及診所交易仍保持一定活躍度,以控股型收購為主,平均單筆披露交易金額上升至超3億元。與此同時,專科醫院及連鎖診所的“規模化”“連鎖化”并購仍在持續,超七成醫院及診所類交易為專科醫療機構交易,腫瘤、眼科、口腔、康復、輔助生殖、婦幼、中醫等領域仍然受到資本的重點關注。
在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巨大的醫療需求不斷刺激市場供應量,越來越多具備民營醫療機構運營能力和流量入口的行業巨頭不斷入局,民營醫療仍將維持較快增長,行業成長的確定性高。湘財證券研報顯示,展望2023年,疫情防控優化調整后,線下醫療有望迎來快速恢復,具備標準化擴張基礎的民營專科醫療服務龍頭依然是被關注對象。
(編輯 李波 白寶玉)
15:12 | 優酷官宣啟動“非遺100城計劃” |
14:57 | 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最新重磅發聲 ... |
14:54 | 光啟技術聯合中汽中心實現全球整車... |
14:53 | 賽百味攜手米其林餐廳星廚推出“中... |
14:52 | 構建用戶驅動生態 2026款嵐圖夢想... |
14:49 | 海康威視榮獲第五屆中國質量獎 系... |
14:49 | 蘇州規劃擬收購昆山建筑設計80%股... |
14:48 | 萬科再獲深鐵集團20.64億元借款 年... |
14:37 | 2025“創新硅巷 集賢東城”全國人... |
14:31 | 螞蟻集團首批參與跨境二維碼統一網... |
14:27 | 總金額不超過1億美元 山高控股擬大... |
14:26 | 華勤技術遞交港股上市申請 開啟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