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3月23日,在北京金融法院成立一周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金融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李艷紅表示,北京金融法院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大金融司法保護力度。全力踐行司法為民宗旨,構建適應金融審判特點的糾紛化解機制、權利救濟渠道和訴訟服務體系,讓金融司法更加便利人民、貼近人民,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一是為人民群眾提供“一站式”解紛途徑。建設“一站式”金融多元解紛機制,實現立案申請、委派調解、案件回轉的一站式辦理。加強多元調解與司法確認的程序銜接,進一步縮短審理周期、降低訴訟成本。例如,北京金融法院依托金融多元解紛機制,成功化解一起標的額6000萬元的新型證券上市保薦合同糾紛,從收案到辦結僅用時36天,從協議達成到實際履行僅用時9天,為當事人節省訴費30余萬元。目前,根據雙方當事人意愿,已有多起案件進入多元解紛程序,累計標的額超過6.8億元。
二是為金融消費者提供“定制化”司法服務。針對銀行卡、保險、委托理財等金融案件當事人多為“上班族”的情況,開辦“午間、夜間法庭”,滿足特定人群的個性化訴訟需求。該機制運行以來,共審理案件153件,服務當事人398人次。針對證券類案件當事人多為中小投資者,人員分布廣、訴訟成本高、維權難度大的問題,研發“證券糾紛代表人訴訟在線平臺”,廣大中小投資者可以在線進行信息查詢和權利登記。目前,該平臺已運用于“樂視網”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等案件的審理,2000余名投資者通過平臺進行登記并參加訴訟,為中小投資者提供便利、低成本的維權渠道,維護資本市場穩定。
三是為訴訟當事人打造“智能化”服務體系。完善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建設,在訴服大廳設置自助立案、文書生成、訴訟風險評估、金融類案查詢等智慧訴服設施,為人民群眾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準的訴訟服務。設立司法指導中心暨中小投資者、金融消費者保護工作站,與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開通投資人證券交易數據查詢“綠色通道”,促進案件智能化、信息化、集約化辦理。全面推進全流程無紙化辦公辦案,所有新收案件均實現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網上立案率85.7%,電子送達率91.86%,當事人在訴訟全程無需再提交紙質材料,讓智慧法院建設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
(編輯 張偉)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23:28 | 三重因素將促使美元指數走弱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