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毛藝融)并購重組是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方式,是推動產業升級和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自2024年9月24日“并購六條”發布以來,滬市已新增披露重大資產重組104單,政策紅利正在持續釋放。
數據顯示,多家滬市公司通過收購優質資產實現業績改善,不僅推動自身轉型升級,也為資本市場注入新的活力。滬市并購重組市場交出一份頗具含金量的“成績單”,并表效應已在滬市公司半年報中得到印證。
半年報凸顯“增厚效應”
并購紅利加速釋放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上半年,一批完成交割的并購重組項目已直接轉化為財務報表上的亮眼數據,成為對應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來源。
廣東松發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今年5月份完成恒力重工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置入,主營業務實現從日用陶瓷制品向高端船舶及裝備制造的轉型。半年報顯示,公司營業總收入66.8億元,同比上升315.49%,歸母凈利潤6.47億元,同比上升15646.55%,盈利能力實現根本性改善。公司表示,未來,隨著募投項目的全面投產以及訂單船型結構持續優化,公司盈利能力將大幅提升。
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底完成對港股上市公司粵豐環保電力有限公司的私有化收購,并于2025年上半年實現并表。半年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7.63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67億元,同比增長8.99%。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總資產達634.38億元,比2024年末增長61.40%。公司表示,在并購完成后,公司持續整合資源,實現多維度融合,進而釋放“1+1>2”的協同效應。
寧波富邦精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于2024年度完成對江陰電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工合金”)55%股權的重大資產收購,并購完成后電工合金觸點產品銷量達14.6億顆。同時,受益于銀價上漲等因素,其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同比均實現較快增長。2025年上半年,電工合金合并口徑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3.66億元,同比增長29.18%;實現凈利潤2963.15萬元,同比增長89.52%。借助并購,公司在銀材、銅材市場的份額快速提升,盈利能力顯著增強。
賽力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9月份宣布以81億元的巨資收購重慶兩江新區龍盛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龍盛新能源”)100%股權。公司介紹,此舉不僅加強了公司對生產環節的把控,還有助于降低生產成本。此前,問界系列車型一直租賃龍盛新能源的超級工廠進行生產,通過收購,公司能夠確保生產端資產的完整性,為整體經營戰略的實施和業績增長奠定堅實基礎。2025年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624.02億元,歸母凈利潤高達29.41億元,同比增長81.03%。
產業邏輯“底色”鮮明
從數量擴張走向質量提升
收購標的業績并表“添彩”,更多映襯的是本輪并購重組的鮮明底色。不同于早期注重規模擴張,本輪并購重組以產業整合和轉型升級為主導邏輯,正在從數量擴張走向質量提升。
央國企在上下游資源整合方面持續發力。國家電投集團遠達環保股份有限公司購買中國電力國際發展有限公司、湖南湘投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合計持有的五凌電力有限公司100%股權以及國家電投集團廣西電力有限公司持有的國家電投集團廣西長洲水電開發有限公司64.93%股權。交易后,公司主營業務將新增水力發電及流域水電站新能源一體化綜合開發運營業務,從而構建“環保+流域水電+新能源開發”的立體業務架構,為傳統能源企業轉型提供可操作路徑。
甘肅藍科石化高新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擬以現金方式收購機械工業上海藍亞石化設備檢測所有限公司100%股權和中國空分工程有限公司51%股權。此次交易有利于央企國機集團內部資源的戰略性調整,通過盤活存量資產,提升國有資本運營效率。
科技并購也保持高熱度。上海硅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整合旗下核心硅片資產,實現對300mm大硅片的全資掌控;上海至純潔凈系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收購貴州威頓晶磷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補齊電子材料短板,向半導體上游延伸;上海奧浦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購澎立生物醫藥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提升CRO研發服務能力。滬市公司正通過并購切入新質生產力賽道,加快戰略轉型,形成“補鏈、強鏈、延鏈”的產業協同效應。
在政策呵護與市場自驅力的共同作用下,滬市并購重組市場有望繼續保持“活力值”。更多優質資產注入,不僅將增強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也將進一步豐富投資者選擇,推動資本市場形成良性循環。
(編輯 張昕)
23:56 | 浙江土地市場高溢價成交頻現 |
23:56 | 政策組合拳為儲能產業鏈打開發展空... |
23:56 | 工程機械企業要握緊高質量發展的四... |
23:56 | 工程機械行業穩步邁入新一輪增長周... |
23:48 | 龍蟠科技簽下60億元磷酸鐵鋰正極材... |
23:48 | 巨星傳奇擬收購“鳥巢”運營主體1.... |
23:48 | 露笑科技子公司簽署AI機器人領域合... |
23:48 | 雅化集團:“民爆+鋰業”雙主業齊... |
23:35 | 商品期貨沉淀資金量站上4700億元關... |
23:35 | 年內62家機構申報合格境外投資者資... |
23:35 | 銀行秋季招聘加碼爭奪金融科技人才 |
23:35 | 人形機器人賽道具備“長坡厚雪”特...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