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任世碧
5月7日,央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取消合格境外投資者(QFII/RQFII)額度限制,明確并簡化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要求,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參與我國金融市場。
據公開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底,外資在A股市場持倉市值占比為4.3%,相較于日韓等海外可比市場普遍15%-30%的占比,仍有數倍提升空間。目前4.3%的A股持倉市值占比對應的市值約為2.1萬億元,這意味著,未來有望進入A股市場的外資規模將達數萬億元。
“日前,央行直接取消了QFII的額度限制,方便了外資的進出,將吸引上千億元增量資金流入國內資本市場。”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A股市場估值處于相對低位,低估值、高成長、高流動性的優質資產對于長線資金具有吸引力。隨著A股納入各類國際指數的比重不斷提升,被動與主動投資的需求都會持續上升。”
隨著上市公司2020年一季報的披露完畢,機構的最新持倉情況也浮出水面,以QFII為代表的外資持倉變動備受市場關注。《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后發現,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滬深兩市共有356家A股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出現QFII身影,合計持股市值1044.23億元。其中,有167只A股成為今年一季度QFII的“新寵”。此外,QFII還對之前就已持倉的58只A股進行了增持操作。與此同時,QFII對75只A股進行了減持操作,另有56只A股的QFII持倉數量未變。
2020年一季度QFII新進和增持的225只A股,主要集中在電子、醫藥生物、計算機、機械設備、化工、電氣設備六大行業,涉及個股數量分別為28只、23只、22只、22只、19只、12只。由此可見,科技與消費是QFII加倉的重中之重,還有一些傳統行業的龍頭公司也備受QFII青睞。
《證券日報》記者對相關數據進一步統計后發現,在今年一季度QFII新進的167只個股中,有24只個股QFII新進持股數量超過1000萬股。其中,*ST鹽湖、海油工程、陽光城、京滬高鐵、中環股份、東方雨虹、桂冠電力、二三四五、迪安診斷等9只個股本期QFII新進持股數量均在2000萬股以上。
在QFII繼續增持的58只個股中,美的集團、金螳螂、三環集團、寶鋼股份、深圳機場、大族激光、安徽合力、華能水電等8只個股在今年一季度增持數量均超過1000萬股。
值得關注的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共有105只A股被QFII連續持倉5個季度。其中,有50只個股被QFII連續5個季度持股數量均超過1000萬股,其中,南京銀行、寶鋼股份、中國建筑、美的集團、江蘇租賃、海爾智家等6只個股被QFII連續5個季度持股數量居前,均超過1億股。
此外,數據還顯示,寶鋼股份、樂普醫療、三環集團、海大集團、廣聯達、玲瓏輪胎等6只A股連續3個季度獲得QFII增持。
在當前A股震蕩反彈的行情下,投資者該如何把握QFII增持品種的后市機會?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認為,消費和科技都是前景非常不錯的行業,如經濟出現復蘇則增速更快。消費股具有弱周期性、品牌護城河、現金流充沛等特點,長期回報確定性高。科技跟消費相比,其彈性更高,同時還受益于新基建。但它們估值都處于高位,建議不要重倉參與,精選個股才是關鍵。投資人不易盲目照抄作業,更重要的是要看機構投資者選擇行業方向的邏輯,結合自己的能力來深入研究個股的機會。”
10:30 | 電網建設持續推進 平高電氣中標14... |
10:30 | 寧夏立足自身資源稟賦 多措施吸... |
23:43 | 國內手機出貨未來可能承壓 廠商多... |
23:43 | 中國生物制藥擬68億元收購創新藥企... |
23:43 | 神秘接盤方“現身” 漢唐云智算擬... |
23:43 | 遠望谷擬定增募資不超3億元 加碼RF... |
23:43 | 方大集團東北制藥混改七周年:創新... |
23:42 | 暑期檔過半 市場渴望黑馬影片力挽... |
23:42 | 火電板塊迎來“高光時刻” 11家相... |
23:42 | 天津港口變形記:從“黃金水道”到... |
23:42 | 22家人形機器人相關公司中報業績預... |
23:42 | 著力激發“港產城”融合發展藍色動...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