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高溫之下,空調、啤酒、小龍蝦憑借高使用率及高點單率,成為三伏天里的“續命三劍客”。滿幫貨運大數據顯示,8月1日至9日,平臺小龍蝦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6%。然而今年汛期來得猛烈,小龍蝦整體有沒有受到影響?湖北、江蘇作為小龍蝦主要產地,誰是真正的“一哥”?今年又是哪座城市搶下吃貨“C咖”稱號?
夏季增速跌幅明顯
湖北仍為頭部產地
2020注定是不平淡的一年,年初新冠疫情暴發,步入6月,長江、黃河上游、珠江流域、太湖,防汛形勢嚴峻,這些都給小龍蝦消費帶來較大沖擊。滿幫貨運大數據顯示,相較于2019年同期,今年夏季小龍蝦需求增速明顯放緩。往年4月小龍蝦訂單會出現明顯增長,并于5月、6月出現“攀巖式”上浮,但今年5月至6月,平臺小龍蝦訂單增幅出現“蹦極式”縮減,黃金5月訂單增長量僅為去年同期的20%,6月降至10%,小龍蝦消費仿佛遭遇“西伯利亞寒流”。
對于湖北來說,2020是多舛之年,但這絲毫沒有動搖其小龍蝦養殖“大佬”地位。滿幫貨運大數據顯示,近一年,全國小龍蝦五大產地依次為湖北、安徽、湖南、江蘇、江西,其中湖北小龍蝦輸出單量占據半壁江山,占比49.6%。但由于疫情及汛情雙重影響,湖北整體發貨量相較于去年同比下降40%,貨重下降30.5%。五大省中,安徽憑借19.2%的訂單增量,擊敗去年亞軍湖南,位列第二;江蘇發揮穩定,訂單量略有上浮,相較去年(第五位)名次上升,位列第四。
雖然小龍蝦消費因為客觀因素遇冷,但仍有眾多忠實擁躉。滿幫貨運大數據顯示,近一年小龍蝦五大消費城市依次為:上海、成都、寧波、杭州、北京,其中上海、成都、寧波與去年排名一致,上海更是以7.6%的占比成為小龍蝦“死忠粉”,是第二名成都消費量的近2倍。
湖北VS江蘇
貨運形式大不同
大數據顯示,近一年,滿幫平臺湖北小龍蝦運輸呈“一騎絕塵”之勢,不僅位列發貨省份第一名,全國小龍蝦發貨前五城市——荊州、黃岡、潛江、武漢、岳陽,有4個來自湖北,其中荊州以20%的占比遙遙領先,是第二位黃岡的2.7倍。
從運輸線路來看,湖北至中西部、西部地區運輸較為頻繁,而江蘇小龍蝦則頻繁送往“包郵區”。但接連遭遇疫情以及汛情,湖北運輸線路TOP5訂單量相較去年下降47%以上,而江蘇小龍蝦運輸線路TOP5則較為穩定且保持增長態勢,最低上漲17%,淮安市內單量上升最多,達到1800%,淮安到上海次之,上漲470%,運輸重量更是去年的8倍多。
由此來看,在發貨量上,湖北似乎更勝一籌,究其根本與近幾年江蘇嘗試小龍蝦新型銷售方式有關。隨著小龍蝦在全國范圍內大面積火爆,江蘇小龍蝦產業正嘗試開辟出一條特色銷售方式,從最初線下的貨運、客運物流等模式,逐漸轉變為線上線下銷售模式,一方面通過合作冷鏈渠道定向運送,另一方面通過與電商平臺合作直接達成消費閉環,故呈現貨運數據上的“弱勢”。總體來說,作為小龍蝦大省,兩位老大哥一直在不斷探索與發展,可謂“不相伯仲”。
從整體貨運大數據來看,由于多重客觀因素,今年小龍蝦經濟受到一定程度影響,但為了激活小龍蝦產業,滿足“吃貨”們的拳拳之愛,各小龍蝦主產地相繼出臺應對政策:湖北省財政籌措資金實施小龍蝦加工扶持政策,包括對小龍蝦加工收儲企業提供貸款擔保和基于一次性財政貼息;江蘇支持建設現代化小龍蝦良種繁育體系;河南推進小龍蝦養殖政策性保險功能工作。
隨著復工復產持續推進及政策加持,小龍蝦消費“回春”指日可待。
(編輯 孫倩)
23:43 | 國內手機出貨未來可能承壓 廠商多... |
23:43 | 中國生物制藥擬68億元收購創新藥企... |
23:43 | 神秘接盤方“現身” 漢唐云智算擬... |
23:43 | 遠望谷擬定增募資不超3億元 加碼RF... |
23:43 | 方大集團東北制藥混改七周年:創新... |
23:42 | 暑期檔過半 市場渴望黑馬影片力挽... |
23:42 | 火電板塊迎來“高光時刻” 11家相... |
23:42 | 天津港口變形記:從“黃金水道”到... |
23:42 | 22家人形機器人相關公司中報業績預... |
23:42 | 著力激發“港產城”融合發展藍色動... |
23:42 | 業務多元化再迎新契機 中資券商爭... |
23:42 | 中國人壽擬清倉杭州銀行 銀行股長...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