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
百年前,松下電器創始人松下幸之助曾經給松下制定了一個目標,通過250年的努力將世界建設成樂土,每25年為一個周期。
而如今,我們看到的松下,已是另外一番景象。
以匠心精神聞名于世的百年企業松下,在短短十余年內,由極盛走向如今的衰敗,并非偶然。作為一家深耕于傳統電器制造與銷售的知名企業,松下賴以生存的核心是龐大的用戶群以及群體口碑帶來的潛在用戶群體。產品的工業設計多么精妙、人體工學如何舒適、融合了怎樣高端的科技,都將成為了松下迎合消費者痛點所打出的“最后王牌”。然而松下卻忽略了制造企業最基本的原則:產品質量與用戶安全。
眾所周知,產品召回大多是因產品出現了不可逆轉性的致命缺陷,并可能因此而危害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在這么短時間內,松下召回得如此頻繁、涉及品類如此之多,在業內也實屬罕見。
如此大規模的召回事件,除了暴露出松下在設計研發、生產制造上的缺失,也折射出公司管理的混亂和在中國市場的難以適應。
實則包括松下在內的大部分外資品牌,均針對于中國的市場環境制定了本地化策略,然而目前看來策略效果并不明顯,大多逐漸被邊緣化。它們逐漸暴露出的產品質量問題與安全隱患使得其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逐年走低,引發市場和消費者對其誠信度的質疑。部分外資品牌在國內過于粗放化的管理體系逐漸成為阻礙。在產品的研發與本地化改造過程中,過分地注重成本控制也使得外資品牌產品的競爭力江河日下。
在危局中,加入外資品牌轉型的洪流,松下高舉“創新轉型”的大旗,欲再尋出路。然而我們的是,雖然目前松下的召回更多發生在家電和電子領域,但一旦其品牌受損,負面效應將持續蔓延到其正在拓展的新業務領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我們不禁要問:品質都無法把控,又何談創新?
品質是創新的基石。品質把控莫要只是嘴上功夫,召回也千萬不可成為事后挽救的冷漠手段。
伴隨著召回的“樂章”,上個月,松下迎來了百年生日。松下幸之助設定的目標實現的日子已漸行漸近,時間還剩下不到3/5。如今,產品質量問題百出、遭遇信譽危機的松下,將以何走下一個百年?
16:56 | 上交所發布科創成長層指引 新注冊... |
16:16 | 明起復牌!這家創業板公司跨界并購... |
16:15 | 剛剛!上交所發布,科創板改革“1+... |
16:11 | 財通資管REITs產品獲獎 以金融之力... |
16:10 | 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認定標準細化 ... |
18:31 | 長周期考核提升險資投資穩定性和積... |
11:47 | 西部創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
11:11 | 上證指數刷新9個月新高 多因素支撐... |
11:11 | 穩定幣概念熱度持續升溫 行業迎來... |
11:11 | 一汽解放場景化落地與生態協同 新... |
11:10 | 多舉措應對經營壓力 瓦軸B預計上... |
10:45 | 金健米業發力面制品及休閑食品 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