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保險資金長周期考核機制落地。7月11日,財政部印發《關于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進一步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推動保險資金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新考核指標自2025年度績效評價起實施。
商業保險資金是資本市場重要的長期資金。業內人士表示,長周期考核機制落地后,有助于降低險資對市場短期波動的敏感性,推動險資加大A股投資比例,并保持相對穩定。同時,險資投資行為的穩定,也將有效提高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降低市場波動,優化資本市場投資生態。
市場預計,險資長周期考核機制落地,有望為A股帶來萬億元增量資金。銀華基金總經理王立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擴大“長錢”入市規模,短期來看,將給市場帶來大規模增量資金;長期來看,將顯著改善市場的資金結構,增強市場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推動形成價值投資的市場氛圍,鞏固A股回暖向好的良好趨勢。
破解“長錢短投”困局
為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2023年10月份,財政部印發《關于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加強國有商業保險公司長周期考核的通知》,將凈資產收益率由“當年度指標”調整為“當年度指標+三年周期指標”相結合的考核方式,權重各占50%。
在政策支持引導、市場需求提升、行業快速發展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近年來商業保險資金運用規模顯著增長。截至2024年底,我國商業保險資金運用余額約33萬億元,實際投資A股的比例約為11%,距離25%的平均政策上限還有較大空間。
“前期,商業保險資金當年度考核指標權重較高,權益市場短期波動仍會直接影響公司當期業績表現,導致保險資金對資本市場短期波動的容忍度降低,難以踐行長期投資理念。”業內人士表示,市場各方對建立三年以上長周期考核機制共識和訴求較多,行業機構也有較強意愿。
今年1月份,中央金融辦、證監會、財政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對國有保險公司經營績效全面實行三年以上的長周期考核,凈資產收益率當年度考核權重不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標權重不低于60%,以引導保險公司加大A股投資力度。
為落實《實施方案》,《通知》明確兩方面內容:一方面,進一步加強長周期考核。將凈資產收益率由“當年度指標+三年周期指標”調整為“當年度指標+三年周期指標+五年周期指標”,權重分別為30%、50%、20%;將資本保值增值率由“當年度指標”同樣調整為“當年度指標+三年周期指標+五年周期指標”。
相較于此前的考核指標,此次調整引入了五年周期指標。南方基金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舉旨在強化險資長周期考核機制。通過聚焦“三年、五年”長周期考核機制,將破解長期以來存在的“長錢短投”困局,實現資產負債的久期匹配,推動保險公司從短期導向轉向注重長周期價值投資,這既有利于提升險資支持資本市場的能力,也為A股市場長期穩定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從服務實體經濟的維度看,長周期考核也更有利于發揮險資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功能。
廣發證券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通知》將凈資產收益率、資本保值增值率這兩大關鍵指標的評價方式進行了調整,將三年、五年的長周期考核權重提升至70%。長周期考核機制的落地,將有效降低市場短期波動對險資投資決策及行為的干擾和影響,對于穩定市場運行具有積極意義,同時也有利于險資發揮長期資金屬性,獲得良好的長期投資回報。
另一方面,《通知》強調,不斷提升經營管理能力,對國有商業保險公司提出三點要求,提高資產負債管理水平,注重穩健經營,增強投資管理能力。
資金矩陣加快形成
今年以來,推動險資入市的舉措不斷推出。《實施方案》除了明確對國有保險公司經營績效全面實行三年以上的長周期考核外,還明確提出,在現有基礎上,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增加A股(含權益類基金)投資規模和實際比例,其中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于投資A股。
金融監管總局等部門積極支持保險資金入市,上調部分保險公司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上限,最高可達50%;開展第二批、第三批長期股票投資試點,先后批復試點資格總金額1720億元;并明確提出,下一步計劃將保險資金股票投資的風險因子調降10%,鼓勵保險公司加大入市力度。
截至目前,金融監管總局共批復三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合計規模達2220億元。其中,首批(500億元)已全部落地,第二批(1120億元)和第三批(600億元)都在積極推進。
南方基金表示,我國“長錢長投”的資金矩陣正在加快形成。隨著長周期考核機制落地,有望提升險資配置權益市場的積極性。今年一季度末,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余額34.93萬億元,若保險資金增配1%的股票資產,將為市場帶來約3500億元的增量資金。三批保險資金長期股票投資試點規模2220億元,長期看有望發揮市場“壓艙石”作用。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用于投資A股,大型國有保險公司保費規模超萬億元,預計將帶來3000億元以上的增量資金。綜合來看,三項政策有望給A股帶來萬億元級別增量資金。
00:12 | 海利得上半年凈利潤預增47.65%至63... |
00:12 | 有色金屬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頻頻預... |
00:12 | 小鵬汽車就“60天賬期承諾”向供應... |
00:12 | 五糧液逾123億元2024年度分紅即將... |
00:12 | 巨星科技斬獲國際大型零售業公司訂... |
00:12 | 實控人擬21.13億元轉讓控制權 長齡... |
00:11 | 上半年房企債券融資合計逾2500億元 |
00:11 | 頭部房企發力盤活存量資產 長租公... |
00:11 | 多家上市公司中標電網采購項目 電... |
00:11 | 銷售數據揭示養殖業上市公司經營韌... |
00:11 | 民船訂單量價齊升 中國重工、中國... |
00:11 | 年內多家券商迎新任首席信息官 以...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