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正
隨著經濟發展的日新月異,繼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之后,數字經濟為經濟發展帶來了爆發性的增長活力。
云計算、大數據、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眾多數字技術的推出,對改變經濟形態、優化社會結構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世界、全球經濟整體下行的當下,我國數字經濟仍展現出強大的抗沖擊力和發展韌性,在維持消費、保障就業、穩定市場、提振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做出了重要貢獻。
11月20日,由《證券日報》社舉辦的“數字化轉型的紅利藍海——2020數字經濟領航者峰會”(以下簡稱“峰會”)在北京成功召開。
在峰會首場圓桌論壇環節,石化盈科董事、行政總裁周昌圍繞《“上云”—數字化時代的基礎設施和普惠服務》這一話題,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周昌表示,云計算、上云是在近十年流行起來的,以前的企業系統是從整個服務器到應用系統的建設,當數據上云以后,所有的數據都在云端,大家擔心的首要問題就是安全問題。其次考慮的是維護問題,原來有專業的公司對企業數據進行維護,數據上云后,維護也將發生改變。再次是上云的成本,企業需要摒棄原有的系統,將數據上云,肯定要增加相應的成本。
“以中國石化為例,中國石化前幾年一直要求數據上云。從安全的角度,我們將孤立的單個系統數據上云,需要進行安全策劃保證數據安全性。在數據維護方面,中石化有一百多個單位,不可能每個單位都有專業的安全或建設方面的專家通過云上平臺在維護工作上實現兼容。在成本方面,看起來上云的前期過程增加了一些成本,但在整體的建設實踐過程中,卻大大降低了企業成本。”周昌說。
據周昌介紹,中國石化上中下游一體化以后有三萬多家加油站,還包括電商和金融科技等等產業,集團規模十分龐大,為了把上百個下屬企業多個產品單位集合起來,中國石化2002年開始了ERP的建設,近些年云計算方式的出現,降低了建設集中實施的門檻,現在中國石化打造石油化工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利用中臺效應把所有數據匯集起來,打造智能工廠,智能研究院,出于安全問題考慮,在匯集數據時,中石化建設私有云。在考慮到賦能中小企業問題時,采用公有云和混合云,通過互聯網平臺上云讓企業獲得更大的效益。
(編輯 喬川川)
00:12 | 海利得上半年凈利潤預增47.65%至63... |
00:12 | 有色金屬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頻頻預... |
00:12 | 小鵬汽車就“60天賬期承諾”向供應... |
00:12 | 五糧液逾123億元2024年度分紅即將... |
00:12 | 巨星科技斬獲國際大型零售業公司訂... |
00:12 | 實控人擬21.13億元轉讓控制權 長齡... |
00:11 | 上半年房企債券融資合計逾2500億元 |
00:11 | 頭部房企發力盤活存量資產 長租公... |
00:11 | 多家上市公司中標電網采購項目 電... |
00:11 | 銷售數據揭示養殖業上市公司經營韌... |
00:11 | 民船訂單量價齊升 中國重工、中國... |
00:11 | 年內多家券商迎新任首席信息官 以...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