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紅
8月1日,禾盛新材發布公告稱,因實控人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等被判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公司存在實際控制權變動的風險。
禾盛新材證券事務代表陳潔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實控人張偉未在公司任職,未參與公司主營業務家電用外觀復合材料的經營決策,此次實控人被判決事項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上市公司的控制權將何去何從?“公司第二大股東、原實際控制人趙東明目前不在禾盛新材任職,也不是公司董事會成員。趙東明僅為公司旗下兩家制造業子公司的執行董事。對于后期會不會接手公司實控人事宜還不太清楚。”陳潔補充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7月26日至7月29日,禾盛新材股價連續4個交易日漲停,累計漲幅超46%。受上述消息影響,禾盛新材8月1日收盤跌停,報收于9.95元/股,總市值為24.69億元。
實控人數罪并罰
控制權或變更
禾盛新材公告顯示,根據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刑事判決書》和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的《刑事裁定書》,公司實際控制人被判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公司存在實際控制權變動的風險。
身為上市公司的實控人,張偉的罪行確實觸目驚心。回溯過往,2021年6月,公司發布公告稱,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如下:張偉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年,并處罰金50萬元;犯強迫交易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50萬元;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犯非法拘禁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犯詐騙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罰金500萬元;犯敲詐勒索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并處罰金500萬元;犯聚眾斗毆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犯尋釁滋事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并處罰金50萬元;犯容留他人吸毒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并處罰金2萬元;犯行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五年,并處罰金65萬元。數罪并罰,決定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罰金1217萬元。
同時,對于已查封、凍結、扣押在案的屬于被告人張偉所有的財產,依法全部予以沒收;二審維持原判。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科創資本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持有禾盛新材7766.8萬股,持股占比為31.34%,張偉持有中科創資產100%股權;趙東明為第二大股東,持有禾盛新材4898.46萬股,持股占比為19.77%。
根據上述判決書,張偉將被沒收全部個人財產。截至目前,上市公司方面表示:“尚未收到控股股東中科創資產所持上市公司股份被處置的進展信息。”
“實控人從事多項犯罪,且個人財產沒收,在資本市場必然會導致實控人的轉變。”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企業是由人構成的,若是沒有凝聚人心的企業家來領導,經營必將陷入困境;另外,禾盛新材所從事的家電用復合材料并非高壁壘領域,實控人的問題會讓客戶更加憂慮,對于企業聲譽是很大的損傷,會影響企業經營訂單。”
股價持續漲停后暴跌
禾盛新材是國內知名的家電用復合材料生產商之一,主營家電外觀復合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基本面上,公司的營收表現并不穩定,2019年業績突然“變臉”,凈利潤由盈轉虧近12億元,2020年凈利潤再度歸正;2021年公司實現凈利潤為8198萬元,同比增長48.83%;2022年一季度,業績再次下跌,實現凈利潤為2438萬元,同比下跌29.88%。
從股價表現來看,該股自4月27日開啟震蕩上漲模式,并在上周迎來爆發。7月26日至7月29日,禾盛新材連拉4個漲停板,累計漲幅超46%。針對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禾盛新材方面表示:“經自查公司前期已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補充之處;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活動正常,日常經營情況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不存在關于公司的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或處于籌劃階段的重大事項等。”
因連續三個交易日漲跌幅偏離值累計達20%,7月29日,禾盛新材現身龍虎榜。數據顯示,當天買入前五的營業部,合計買入2807萬元,賣出前五的營業部,合計賣出2191萬元;凈買入額為557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國盛證券寧波桑田路營業部和安信證券西安曲江池南路營業部等游資活躍的營業部現身當天龍虎榜,分列買一和賣一位置,成交金額分別為1070.33萬元和1623.86萬元。
對此,禾盛新材方面解釋稱:“公司控股股東深圳市中科創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處于被查封狀態,其所持本公司股份仍處于凍結狀態。公司股票交易異常波動期間,公司控股股東不存在買賣公司股票的情形。”
8月1日,風云突變,禾盛新材以跌停收盤。
對此,盤和林表示:“對于投機資本來說,一個新的有實力的實控人,可能讓企業經營有較大改觀,但是否最終真如這些風險投資人所期待的那樣,需要看未來發展。”
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則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實控人犯罪,如果沒有牽扯到上市公司,公司在二級市場方面將不會因此承擔巨額的投資者賠償。長期來看,‘不靠譜’的大股東退出,有益公司發展。未來,禾盛新材還需要完善產品鏈,向上下游和周邊滲透,方能走得長遠。”
廣科咨詢首席策略師沈萌亦認為:“實控人變更一般會影響上市公司的穩定,但這次或變更卻是屬于剔除上市公司的不穩定因素,恢復到原有的正常軌跡。從行業來看,家電政策風口紅利,將成為禾盛新材成長的一次機遇窗口。”
(編輯 白寶玉)
13:56 | 以“場景、空間和賽道”為主題 202... |
13:40 | 畢馬威中國發布《現代農業發展深度... |
13:39 | 加大生產規模創新營銷模式 廣晟有... |
13:33 | 三暉電氣發布智能養老服務機器人 ... |
13:29 | 風語筑預計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 |
13:23 | 淘寶閃購日訂單再破8000萬 不含自... |
13:21 | 道道全上半年凈利潤預增 下半年或... |
12:35 | 中銀協:截至2024年末消金公司資產... |
12:08 | 國產高端醫療器械新勢力北芯生命沖... |
11:13 | 海關總署:上半年有進出口實績的外... |
09:58 | 長城證券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 |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