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釗
在政策引導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下,中國醫藥行業正經歷新一輪深度整合。
近日,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集團”)先后宣布收購血制品上市公司派斯雙林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派林生物”)和藥用玻璃上市公司山東省藥用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藥玻”),成為近期醫藥行業并購的典型案例。
國資央企成為并購市場的主力軍,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卓越的資源整合能力顯著改變了行業競爭格局。
以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集團”)、華潤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醫藥”)、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通用集團”)為代表的產業巨頭,通過橫向資源整合與縱向產業鏈延伸,構建起覆蓋原料、生產、流通的全鏈條競爭優勢。這場并購浪潮將重塑行業格局,推動醫藥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巨頭構建全鏈條優勢
作為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以生命健康為主業的中央企業,國藥集團在規模、效益和綜合實力均居于全球同行業領先地位。通過打造“血漿采集—制品生產—終端銷售”的閉環模式,國藥集團展現了產業鏈整合的典型路徑。
今年1月11日,國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白忠泉在2025年度工作會暨二屆一次職代會上強調,2025年國藥集團的總體工作要求之一是“加強并購整合”。
6月23日,山東藥玻發布公告稱,公司間接控股股東將變更為國藥國際,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國藥集團。而早在6月9日,派林生物也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將變更為中國生物,實際控制人同樣變更為國藥集團。國藥集團通過間接控股山東藥玻,強化了上游包材控制,確保生物醫藥供應鏈安全,通過旗下間接控股派林生物鞏固了血制品市場份額。這種“原料—生產—渠道”的垂直整合模式,將使國藥集團在血制品領域形成天壇生物與派林生物的雙平臺布局,顯著提升行業集中度。
北京博星證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長兼首席投資顧問邢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藥集團一個月內接連收購兩家上市公司,只是當前醫藥行業并購潮的一個縮影。隨著醫藥產業發展的不斷深化,以強化產業鏈布局、拓展市場份額為目的的并購案例在行業內頻繁出現。此次國藥集團收購兩家上市公司,不僅鞏固了其在大健康領域的領先地位,更彰顯了其強大的資本實力和加快布局產業協同、持續擴張資本版圖的戰略決心。”
在細分領域,血制品與中藥行業的并購更具戰略深意。由于2001年國家凍結新牌照審批,血液制品行業的現有企業牌照和漿站成為“硬通貨”。2024年,我國總體采漿量約13400噸,同比增長10.9%。收購派林生物后,國藥集團旗下天壇生物與派林生物2024年合計采漿量超過4181噸,占全國總體采漿量的31.2%。更值得關注的是,國藥集團通過漿站擴容申請,預計未來將新增漿站,進一步鞏固其龍頭地位。
未來收購完成后,國藥集團旗下將擁有天壇生物和派林生物兩大平臺,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然而,如何解決天壇生物與派林生物之間的同業競爭問題,成為后續整合的重點。上海愛鈦技術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容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方面,這將進一步增強國藥集團在血制品領域的競爭力;另一方面,通過整合兩家公司的資源和優勢,國藥集團有望實現血制品業務的協同效應最大化,提升整體盈利能力。
藥用玻璃作為直接接觸藥品的關鍵醫療耗材,其質量和供應穩定性對藥品安全至關重要。山東藥玻在藥用玻璃領域擁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市場基礎,其產品廣泛應用于各類藥品包裝。作為國內藥用玻璃龍頭,山東藥玻的模制瓶市占率超過85%,2024年營收達到51.25億元,凈利潤9.43億元,連續12年業績增長。此次國藥集團收購山東藥玻,不僅強化了其對上游關鍵包材的控制,還保障了生物醫藥供應鏈的安全。通過收購山東藥玻,國藥集團將進一步掌控上游關鍵包材的生產和供應,確保藥品包裝的質量和穩定性。
龍頭企業并購不斷
除國藥集團外,華潤醫藥、通用集團同樣加快了并購的步伐。
2025年2月份,華潤醫藥斥資62億元收購天士力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8%股份,這場交易不僅豐富了華潤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管線,還形成了覆蓋院內院外的銷售網絡。此前,華潤集團通過整合三九集團、收購東阿阿膠、江中集團及昆藥集團,已完成中藥板塊的戰略重組。在血制品領域,華潤醫藥2024年收購綠十字香港獲得漿站布局資格,結合博雅生物現有資源,實現從血漿采集到終端銷售的完整閉環,原料自給率大幅提升。
2024年2月份,通用集團控股重藥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藥控股”),憑借旗下中國醫藥健康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與重藥控股的整合,未來有望超越九州通,成為第四大流通巨頭。同年7月份,通用集團戰略投資東軟醫療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成為第一大股東,正式進軍高端醫療設備產業。這種“流通+設備”的協同布局,使通用集團在醫療體系化服務領域占據先機。
海南博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醫藥行業并購將呈現三大趨勢:一是從單一資產收購向產業鏈整合升級;二是從國內整合向跨境布局延伸;三是從傳統業務整合向創新生態構建轉型。在這場產業變革中,具備全產業鏈整合能力與創新資源嫁接能力的企業,終將主導中國醫藥行業的未來格局。
00:12 | 海利得上半年凈利潤預增47.65%至63... |
00:12 | 有色金屬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頻頻預... |
00:12 | 小鵬汽車就“60天賬期承諾”向供應... |
00:12 | 五糧液逾123億元2024年度分紅即將... |
00:12 | 巨星科技斬獲國際大型零售業公司訂... |
00:12 | 實控人擬21.13億元轉讓控制權 長齡... |
00:11 | 上半年房企債券融資合計逾2500億元 |
00:11 | 頭部房企發力盤活存量資產 長租公... |
00:11 | 多家上市公司中標電網采購項目 電... |
00:11 | 銷售數據揭示養殖業上市公司經營韌... |
00:11 | 民船訂單量價齊升 中國重工、中國... |
00:11 | 年內多家券商迎新任首席信息官 以...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