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近日,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榮耀”)發布全新折疊旗艦Magic V5,這不僅是榮耀阿爾法戰略落地的關鍵節點,也標志著其AI布局進入深水區。而在此前夕,榮耀在深圳證監局獲上市輔導備案,邁出A股IPO的關鍵一步,被市場視為有望成為“AI終端生態第一股”。根據輔導工作安排,榮耀將于2026年1月份至3月份完成上市輔導。
榮耀上市與AI密切相關。榮耀相關人士透露,IPO募集資金將被用于AI研發的各個關鍵環節。榮耀CEO李健于近日表示,公司將通過“三葉草戰略”打通場景閉環、性能閉環與信任閉環,以“方向盤模型”構建開放生態,最終實現AI從“思考”到“行動”的跨越。
“在AI技術加速滲透智能手機行業的背景下,榮耀正以新戰略方向為核心,推動AI從概念走向落地,進入千行百業,并推動行業開放生態持續完善。”首都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理事肖旭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以“三葉草戰略”打破AI落地難點
AI成為當下手機廠商搶占的重要領域。在2025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以下簡稱“MWC上海”)上,李健提出AI落地的“三個轉變”,直指行業痛點和趨勢:一是AI競爭焦點由模型轉向落地;二是價值由效率工具向結果閉環轉變;三是產品形態從云計算轉向貼身設備。這三個轉變構成了榮耀AI戰略的底層邏輯。
榮耀的應對之策是“三葉草戰略”,即通過打通場景、性能和信任三大閉環,解決從“技術可用”到“用戶愿用”的關鍵問題。榮耀Magic V5的AI能力正是這一戰略的具象化體現。具體來看,在辦公場景中實現文檔自動歸類與摘要生成,在出行場景中提供智能路線規劃從而實現“場景閉環”的突破,打破數據、服務和設備之間的孤島。
李健表示:“AI的終極使命不是展示智能,而是歸還自由。”據了解,榮耀計劃通過端云協同、硬件協同以及算網協同提升性能閉環,讓AI響應更迅捷;通過技術共創、標準共建以及倫理共治建立信任閉環,讓用戶對AI產生信任。
“榮耀的‘三葉草戰略’本質上是解決AI落地的信任和體驗問題。目前大多數廠商仍停留在技術堆砌階段,而榮耀已開始構建用戶黏性。這一底層邏輯,帶來AI與終端、交互融合的實質性變革,讓榮耀在AI競賽中形成了差異化優勢。”北京煌煌周爰信息咨詢公司合伙人楊思亮認為。
構建AI時代的“熱帶雨林”
如果說“三葉草戰略”解決的是AI產品與體驗層面的問題,那么李健提出的“方向盤模型”則展現了榮耀的產業野心。在MWC上海期間,他呼吁基于GSMA平臺共建AI終端生態聯盟,實現“三個開放”:開放生態、開放理念和開放思維。
這一模型的核心在于資源整合,榮耀將自己定位為生態中的“樹干”,連接AI模型企業、運營商、終端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四方力量。
比如,此次榮耀與阿里品牌強化智能體服務生態全面合作,與比亞迪品牌共推智慧車聯,與美的品牌共建智能家居。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些合作不是簡單的功能疊加,而是基于“終端思維、AI思維、生態思維”的深度融合。
李健透露,榮耀已與近百家高校、科研機構及行業伙伴建立合作。這種產學研結合的創新模式,使榮耀能夠快速將前沿技術轉化為用戶體驗。榮耀也預計在今年內實現超100個硬件品類的接入,1000萬臺生態設備的激活。
“開放共生,眾木成林。”李健的這句話道出了榮耀AI戰略的目標:不是打造封閉的帝國,而是培育生機勃勃的“熱帶雨林”。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認為,在這個生態中,榮耀既是參與者也是賦能者,通過技術共享和標準共建,推動整個行業從“技術競賽”走向“價值普惠”。
在AI從云端走向終端的關鍵轉折點上,榮耀的戰略布局不僅關乎自身轉型,也可能重塑整個行業的競爭格局。隨著AI競爭進入深水區,榮耀能否憑借技術整合與生態協同實現持續增長,仍需市場檢驗。可以看到,AI終端的競爭已從硬件參數轉向生態能力,而榮耀正試圖成為這場變革的推動者。
(編輯 何成浩)
00:12 | 海利得上半年凈利潤預增47.65%至63... |
00:12 | 有色金屬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頻頻預... |
00:12 | 小鵬汽車就“60天賬期承諾”向供應... |
00:12 | 五糧液逾123億元2024年度分紅即將... |
00:12 | 巨星科技斬獲國際大型零售業公司訂... |
00:12 | 實控人擬21.13億元轉讓控制權 長齡... |
00:11 | 上半年房企債券融資合計逾2500億元 |
00:11 | 頭部房企發力盤活存量資產 長租公... |
00:11 | 多家上市公司中標電網采購項目 電... |
00:11 | 銷售數據揭示養殖業上市公司經營韌... |
00:11 | 民船訂單量價齊升 中國重工、中國... |
00:11 | 年內多家券商迎新任首席信息官 以...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