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熊悅 劉曉一
9月1日上午,招商銀行召開了2025年中期業績說明會。業績說明會上,該行管理層就外界關注的凈息差走勢、零售信貸風險、行業“反內卷”、“存款搬家”等話題進行了回應。
根據招商銀行8月29日晚間公布的2025年半年度業績報告,該行營收同比下降1.72%至1699.69億元;歸母凈利潤為749.30億元,同比增長0.25%,同比增速較一季度轉正。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總資產較2024年末增長4.16%至12.66萬億元;不良貸款率較2024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至0.93%。此外,今年上半年,該行零售業務發展態勢較好。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管理零售客戶總資產(AUM)余額為16.03萬億元,較2024年末增長7.39%。
未來存款成本下降空間可能較小
今年上半年,招商銀行的凈息差同比下降0.12個百分點,為1.88%,較行業平均水平優勢顯著。“絕對水平領先、相對變化承壓、未來趨勢可控。”招商銀行副行長彭家文評價當前招商銀行息差特點時如此表示。
就凈息差相對承壓的情況,彭家文表示,由于目前招商銀行的存款成本已經遠遠低于同業的平均水平,存款結構上活期存款占比50%,為行業最高,同時高成本、高定價存款占比低,可壓降空間小,因此存款成本進一步下降的壓力會更大。
彭家文進一步補充,從資產結構來看,招商銀行的零售貸款占比達到50%以上。由于招商銀行住房按揭貸款占比相較同業更高,因此受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存量貸款重定價影響較大。加之該行信用卡等零售信貸需求不足,資產收益率進一步承壓。
對于未來息差走勢,彭家文認為,外部環境如經濟增長增強信貸需求、國家提振消費利好零售貸款、銀行業“反內卷”促使報價理性等因素,為息差帶來積極影響。招商銀行內部將加大高質量活期存款、低成本負債的增長,加大資產處置力度,提升風險定價能力,做好資產負債管理,以收窄息差下降幅度,盡快實現息差企穩。
“反內卷”有利于銀行經營
“反內卷”也是業界重點關注的議題。招商銀行行長王良表示,目前各行業“反內卷”與上一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二者均能理順市場秩序,但此次“反內卷”更針對新經濟領域,多涉及民營創新企業,且主要通過法治化、市場化手段來推進。
王良坦言,過去銀行業也存在過度與惡性競爭問題。如貸款定價、存款價格及債券投資費率等方面存在不計成本、違背風險定價原則等,導致風險上升、違背商業可持續原則。
王良認為,“反內卷”對銀行業意義重大,有利于貸款定價穩定、存款成本控制與資產質量提升。銀行業需把握政策機遇,加強自律,堅持風險定價原則,實現資產質量穩定與可持續健康發展,為服務實體經濟奠定堅實基礎。
行業零售信貸風險仍在暴露過程中
作為招商銀行的“金字招牌”,該行零售業務的發展一直備受外界關注。同時,該行零售業務的經營質量也可以作為觀察零售信貸行業的一扇窗口。截至今年6月末,該行零售不良貸款率為1.03%,較2024年末上升0.07個百分點。
對此招商銀行副行長王穎認為,今年以來,無論是在發展端還是在風險端,零售信貸行業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發展端,受市場環境、信貸需求等多方面的影響,全市場的增量大幅下降;在風險端,受經濟增速放緩,居民收入水平下降客戶還款能力和還款意愿等因素的影響,零售信貸出現全行業的風險上升趨勢。
“市場零售信貸增量下滑,是影響該行零售不良貸款率有所攀升的外部因素。從內部原因來看,招商銀行的零售信貸風險控制更加審慎。”王穎表示,從全行業來看,零售信貸風險還在暴露的過程中。
王穎認為,未來一段時間,招商銀行的零售信貸風險預計仍會小幅上升,但總體來看,該行資產質量是穩健可控的。
客戶對權益類資產偏好有所上升
今年以來,權益市場整體呈現出向好態勢,業內對于“存款搬家”的關注頗多,招商銀行作為國內零售財富管理的龍頭,在行內是否觀察到“存款搬家”現象?
對此王穎表示,今年以來,招商銀行零售客戶的風險偏好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是穩健仍然是主基調,進取型偏好在邊際改善,客戶對權益類資產的偏好有所上升。“未來結合低利率以及資本市場回暖的情況,預計客戶的風險偏好會持續改善,但是具體的節奏還有待觀察。”
面對當前的市場環境,王穎表示,招商銀行將從多個方面持續提升財富管理能力,包括加強資產配置服務,堅持產品多元化,提升全球資產配置能力,讓AI融入專業服務等。
(編輯 孫倩)
00:08 | 東珠生態擬收購凱睿星通跨界衛星通... |
00:08 | 亞盛集團多元化布局培育新增長點 |
00:08 | 成大生物疫苗“出?!睉鹇苑€步推進 |
00:08 | 弈柯萊聯合創始人瞿旭東:以商用導... |
00:08 | 愛詩科技宣布完成6000萬美元B輪融... |
00:08 | 藍科高新大力布局氫能、光熱儲能等... |
00:08 | 探營第26屆中國光博會:光通信技術... |
00:08 | 阿里巴巴發布“高德掃街榜”支持線... |
00:08 | 三大運營商均已布局eSIM手機業務 |
00:08 | 多家上市公司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到... |
00:08 | 最薄iPhone問世 果鏈行情將如何演... |
00:07 | 擴大期貨市場雙向開放 合格境外投...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