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小河彎彎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這首傳唱不息的旋律,其蘊含的意象恰與當下中國香港資本市場所呈現的蓬勃發展態勢形成呼應。2025年中國香港資本市場熱潮涌動,中資券商作為核心參與者之一,正積極發揮中介力量,大步邁向舞臺中央。
記者注意到,在政策紅利、戰略深耕、技術創新等因素驅動下,中資券商逐步打破過往由國際投行主導的市場格局,不斷擴展業務版圖,業務觸角從IPO保薦延伸至虛擬資產交易,從傳統投行業務邁向科技金融前沿陣地,實現了從傳統業務到多元領域的跨越式發展,一步一個腳印地推動香港成為“全球資本配置中國資產的核心樞紐”,吸引國際資本加速布局。
重構港股IPO市場承銷格局
港股市場憑借其成熟的資本市場環境、靈活的上市制度以及國際化的投資者群體,成為企業融資和全球化布局的重要選擇。
Wind資訊數據顯示,上半年,港股市場共有43家企業在主板成功IPO(未包含GEM轉主板上市企業),同比增長43%;IPO募集金額為1067億港元,同比增長688%,躍居全球首位;其中,寧德時代H股上市募資410億港元。
“2025年以來,在AI、機器人等科技浪潮帶動下,中國資產迎來價值重估,港股關注度顯著提升。”中金公司管理委員會成員王曙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多項積極因素為優質大型IPO項目的推出提供了窗口。蜜雪冰城、寧德時代、恒瑞醫藥等優質企業赴港上市,其優異的后市表現進一步提振港股IPO市場情緒。
在港股一級市場中,中資券商也不再是“配角”。憑借對行業前景的深度洞察、精準研究以及境內外監管協同的優勢,中資券商在投行業務中逐漸占據IPO承銷市場主導地位,成為推動港股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
以5月份寧德時代登陸港股為例,該項目不僅是2022年以來香港市場規模最大的IPO項目,也是2023年以來全球規模最大的IPO。在寧德時代港股上市的過程中,中資券商承擔了重要角色,不僅全面協助寧德時代解決執行中的難點及技術問題,精準把握項目關鍵節點,更通過一套“中國估值+全球資金”的組合拳,讓知名外資機構搶著當“基石投資者”,助力寧德時代成功實現理想定價。
數據維度進一步凸顯中資券商的崛起:從IPO承銷保薦維度深入分析,上半年,中金公司以180.21億港元的保薦規模位居IPO保薦規模榜首位,華泰金控以108.35億港元位居第二。縱觀2024年全年,中資券商共服務64家企業登陸香港證券交易所,融資863.8億港元,占全市場比重為98.4%。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眾多中資券商已成功構建了一體化投行業務平臺,通過境內外團隊的深度協同,為客戶提供“全流程、一站式”的跨境服務。從企業境內重組、上市前的盡職調查和合規準備,到赴港上市的文件申報、承銷安排及市場定價,境內外團隊高度協同,保障項目執行。
普華永道預計,香港IPO市場于2025年下半年或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全年將有90家至100家企業上市,籌資金額可望超過2000億港元。這也將為中資券商帶來更多業務增長空間。
在全球資本秩序重構的背景下,中國市場的強大韌性愈發凸顯。相較于外資,中資券商深耕中國市場、服務本地企業“出海”的能力是其他國際一流投行難以具備的優勢,此前一系列成功案例已然彰顯出中資券商的實力與潛力。
對此,華泰聯合證券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資券商通常具備服務境內外資本市場的雙重經驗,對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法規政策、審核要求及市場特點有著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包括兩地監管部門的審批流程、規則細則和合規要求等。尤其是在當前證監會加強與香港資本市場聯動的大背景下,中資券商的政策敏銳性和解讀能力更顯突出。伴隨國內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政策的逐步落實,中資券商能夠快速把握政策動向,主動適應境內外監管環境的變化,為企業提供更具前瞻性和針對性的服務。”
拓展香港市場業務邊界
如今,中資券商在香港市場的發展模式已發生深刻變革,收益來源從承銷費延伸至全鏈條服務環節。在鞏固傳統投行業務優勢的基礎上,中資券商積極探索創新業務領域,不斷拓展業務邊界。
比如今年6月份,國泰君安國際“1號牌升級”,成為首家可提供全方位虛擬資產相關交易服務的香港中資券商,服務覆蓋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在虛擬資產交易服務過程中提供意見,以及發行、分銷包括場外衍生品在內的虛擬資產相關產品。消息公布當天,其股價單日暴漲198%,帶動整個港股券商板塊沸騰。
在與機構的深入交流中,記者了解到,中資券商的國際業務模式正持續向多元化轉型,通過橫向開拓業務領域,在投行、機構經紀、資管、財富管理、風險管理等領域全面發力。相較于以往依賴市場行情帶來的被動資產增長,如今的中資券商正逐步實現主動資產增長,通過“投行+投資”的創新模式,滿足國際投資者全球資產配置、對沖交易等多樣化需求。
在實踐層面,中資券商在港展業已摸索出了一套獨特的“組合拳”式打法。上述華泰聯合證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公司充分發揮一體化平臺的優勢,通過以項目為中心的高效協作機制,內地與香港團隊無縫銜接、緊密配合,為客戶提供覆蓋境內外資本市場的全面支持,借助團隊對境內外交易規則及資本市場運作的深度理解,設計出更加靈活、精準的解決方案,滿足客戶多樣化的融資和戰略需求。”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也為中資券商在港展業提供了底層動能。據中國人民銀行統計,2024年跨境人民幣收付金額約64萬億元,同比增長23%。隨著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開始將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和貿易結算貨幣,這將為中資券商開展跨境業務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
跨境理財通的升級則提供了另一個觀察視角,中資券商積極深化和拓展互聯互通機制,發揮香港作為中資企業海外投融資中心的優勢。2024年11月份,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十周年。十年來,中資券商積極布局香港市場,優化跨境投融資綜合服務,以2024年為例,中資券商服務港股通交易金額11.2萬億港元,同比增長64.9%,持續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
如今,“跨境理財通”已進入2.0階段,券商以客戶需求為核心構建多元合理產品池,并全面升級交易系統保障穩定運行,為粵港澳大灣區居民提供一站式跨境理財服務,助力財富管理提質增效。在廣發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陳福看來:“中資券商服務港股交易與香港財富管理需求有望快速提升,跨境理財通2.0升級釋放南向投資需求,中資券商深度參與。”
展望未來,中資券商有望通過“立足香港、布局亞太、輻射全球”的國際化路徑,積極服務境內外投資者持續攀升的全球資產配置需求。通過全面提升跨境交易能力,頭部中資券商有望成功躋身國際一流投資銀行行列,并持續鞏固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全球資本配置樞紐的戰略地位。
00:12 | 海利得上半年凈利潤預增47.65%至63... |
00:12 | 有色金屬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頻頻預... |
00:12 | 小鵬汽車就“60天賬期承諾”向供應... |
00:12 | 五糧液逾123億元2024年度分紅即將... |
00:12 | 巨星科技斬獲國際大型零售業公司訂... |
00:12 | 實控人擬21.13億元轉讓控制權 長齡... |
00:11 | 上半年房企債券融資合計逾2500億元 |
00:11 | 頭部房企發力盤活存量資產 長租公... |
00:11 | 多家上市公司中標電網采購項目 電... |
00:11 | 銷售數據揭示養殖業上市公司經營韌... |
00:11 | 民船訂單量價齊升 中國重工、中國... |
00:11 | 年內多家券商迎新任首席信息官 以...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