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獲悉,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新“國九條”及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要求,以及中國證監會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有關工作安排,中國證券業協會(以下簡稱“中證協”)研究制訂了《中國證券業協會關于加強自律管理 推動證券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該意見著眼于完善自律管理的組織基礎、制度基礎和工作機制,以7大方面28條措施為抓手,全力推動證券業高質量發展。
與時俱進
優化自律管理體系
當下,一系列政策逐步落地實施,系統性重塑了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和監管底層邏輯。券商作為投融資的橋梁,是資本市場重要的樞紐機構,在提升直接融資比重、支撐實體經濟發展、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方面發揮著重要的功能作用。中證協作為證券業的自律組織,在服務行業、服務監管方面具有特別的優勢,應與時俱進,積極作為,推動證券業高質量發展。
為更好推動資本市場“1+N”系列政策在證券業自律管理領域有效落實落地,中證協認為有必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考慮,進一步提升自律管理與服務的工作質效。此次發布的《實施意見》,明確了中證協今后一段時期職能定位、工作重點和主要任務,涵蓋指導思想、總體目標以及7個方面的28條措施。
從總體要求與目標來看,在中國證監會的指導監督下,《實施意見》以防風險、強監管、促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強化科技賦能,創新服務手段,不斷增強自律管理和服務工作的科學性、實效性,暢通傳導機制,引導券商更好服務國家戰略,強化行業合規風控管理,促進行業功能發揮,加強中證協自身建設,推動形成“功能發揮更有效、經營理念更穩健、發展模式更集約、公司治理更健全、合規風控更自覺”的良好行業發展生態。
多維發力
護航行業穩健發展
深入剖析《實施意見》的主要措施,涵蓋完善自律管理體系、加強保薦承銷業務自律管理、引導督促服務功能發揮、加強合規風控體系建設、加強輿論引導和預期管理、弘揚中國特色金融文化以及加強中證協自身建設等7個關鍵方面。
在完善自律管理體系方面,聚焦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需要,完善證券行業自律管理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和實施體系,更好發揮中證協自律管理的協同和補位作用。具體包括完善中證協內部架構和會員管理、完善與行政及其他自律組織分工協作機制;加強自律管理制度建設,突出自律規則的前瞻性、預防性和可操作性;強化自律檢查力度,完善自律懲戒管理約束機制;優化券商評估評價機制,更好發揮行業發展“指揮棒”作用;引導券商加強投行、投研、投資等核心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專業服務質量,強化合規風控建設,加強對行業專業化、特色化發展的引導支持,激發行業發展活力。
加強保薦承銷業務自律管理方面,督促券商提升保薦、承銷、定價三大核心能力,優化網下投資者管理,推動形成買賣雙方充分博弈、優勝劣汰的市場化約束機制。具體舉措包括細化完善發行承銷自律規則,提升承銷商發行定價能力,規范保薦承銷收費行為,壓實保薦承銷責任;加強網下投資者自律管理,優化網下投資者結構和數量,發揮分類名單、“白名單”等機制作用,更好發揮長期資金在新股定價中的作用。
加強合規風控體系建設方面,多措并舉推動券商加強合規風控,提升風險監測工作的精準性、前瞻性,及時有效發現、化解風險,服務資本市場穩定運行。主要包括推進券商合規風控體系建設,加強全面風險管理;強化債券、衍生品、程序化交易、融資融券和另類投資等重點業務風險監測監控;加強場外業務交易報告庫建設,加強風險監測,提升場外業務透明度,強化場外市場風險預警功能;持續提升行業網絡和信息安全水平,推進行業機構數字化轉型。
加強輿論引導和預期管理方面,強化輿情監測和管理,傳播證券業積極聲音,為資本穩定運行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主要包括引導行業積極發聲,增強正面宣傳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解讀好宏觀經濟、產業政策、金融和資本市場政策;督促券商嚴格落實聲譽風險管理指引,壓實聲譽和輿情管理責任,樹立行業良好形象。
弘揚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方面,加強行業文化建設,大力弘揚和踐行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積極提升行業社會聲譽。主要包括推動行業文化建設走深走實,優化行業發展生態;督促券商落實穩健薪酬要求,加強誠信和廉潔從業管理;引導券商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塑造良好社會形象。
加強中證協自身建設,夯實自律管理基石方面,加強自身建設是中證協全面履行自律管理與服務主責主業,推動證券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織保證。主要包括落實巡視整改要求,提高政治站位,不斷加強中證協自身建設,完善治理結構和監督機制,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升自律管理能力和會員服務水平等。
聚焦功能發揮
培育國際一流投行
值得關注的是,《實施意見》在“引導督促服務功能發揮”這一關鍵維度上著墨頗多,針對性地提出了9條具體措施。該部分內容旨在引導督促券商將功能性放在首位,提供高質量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支持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
具體來看,一是做好規劃、引導和動態跟蹤,建立健全長效工作機制,分層分類推進一流投行和投資機構建設。二是引導激勵券商更好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將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納入經營發展長期戰略,探索構建科學合理的激勵約束機制。三是引導提升投行綜合金融服務能力,積極參與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加大對并購重組財務顧問業務的投入,健全投行內控體系,加強中介機構職責邊界和“過罰相當”的責任認定問題研究。四是持續推動發展債券業務,推動券商構建以償債能力為中心的履職體系,在項目承攬、承做、推介、定價、配售、受托管理等各環節不斷提高執業質量。
五是加快發展財富管理業務,加強投研能力,支持投顧業務轉型(鼓勵更多券商申請基金投顧業務資格,壯大買方中介力量),規范開展資管業務,推動優化做市等交易機制,拓展相關業務牌照(加強與相關部門單位的溝通協調,穩步推動更多合規風控有效的券商取得銀行理財、保險產品銷售牌照)等。
六是推進場外市場建設,引導券商依法合規參與區域性股權市場相關業務,規范發展柜臺業務,穩慎有序發展場外衍生品市場,發揮風險管理功能,提升市場穩定性,更好服務中長期資金入市。七是推動證券業國際化,鼓勵優質券商依法開展跨境業務,促進數據依法有序流動,更好服務跨境業務需求。八是強化投資者權益保護,完善投資者保護自律規則,進一步落實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的主體責任,健全完善證券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加大投資者教育宣傳力度。九是完善從業人員管理和考試培訓工作,常態化開展行業交流,加強從業人員違規違法分類名單動態管理,強化聲譽約束。
總體來看,本次《實施意見》的出臺,為中證協在新的發展階段加強自律管理、推動證券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清晰方向。隨著各項措施的逐步落地實施,證券業有望在規范、穩健的軌道上實現高質量發展。
(編輯 上官夢露)
00:12 | 海利得上半年凈利潤預增47.65%至63... |
00:12 | 有色金屬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頻頻預... |
00:12 | 小鵬汽車就“60天賬期承諾”向供應... |
00:12 | 五糧液逾123億元2024年度分紅即將... |
00:12 | 巨星科技斬獲國際大型零售業公司訂... |
00:12 | 實控人擬21.13億元轉讓控制權 長齡... |
00:11 | 上半年房企債券融資合計逾2500億元 |
00:11 | 頭部房企發力盤活存量資產 長租公... |
00:11 | 多家上市公司中標電網采購項目 電... |
00:11 | 銷售數據揭示養殖業上市公司經營韌... |
00:11 | 民船訂單量價齊升 中國重工、中國... |
00:11 | 年內多家券商迎新任首席信息官 以...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