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釗
在泰國曼谷素萬那普機場的巨幅廣告屏上,比亞迪漢EV與奔馳EQS并肩閃耀;挪威街頭,蔚來換電站與特斯拉超級充電樁共同構成了一道獨特風景線;巴西里約熱內盧港口,貼著長城標志的汽車滾裝船正在卸載一批新車……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中國汽車累計出口283萬輛,同比增長16%,穩居全球汽車出口榜首。
當前,我國汽車產業正站在全球化征程的關鍵節點,中國車企正加速完成從“市場換技術”到“技術換市場”的角色轉換。同時,中國車企“出海”已從“投資建廠”延展到“技術賦能”,邁向了更深嵌入全球價值鏈的“出海2.0時代”。
筆者認為,在中國汽車產業“出海2.0時代”,車企應從文化融合、合規經營以及構建價值同盟三方面入手,推進全球化戰略行穩致遠。
一是以文化融通為舟楫,超越“出海”初階形態。中國汽車“走出去”僅是物理位移,而“融進去”方為高階境界。部分國產新能源產品盡管在產品設計、配置方面表現亮眼,但卻對當地用戶審美偏好與社會心理了解不足。
除了產品物理適配外,只有實現生活方式、審美價值、使用習慣等隱性維度的文化融合,才能打造產品的核心生命力。
二是以合規經營為底座,構建前瞻性與全鏈條的合規“護城河”。當下,海外市場法規正經歷深刻重構,如歐盟新電池法從回收責任溯及至原料獲取,美國《通脹削減法》對產業鏈本土化提出細致要求,更有圍繞數據流動、AI倫理等前沿議題樹起的規則高墻……總之,持續走高的合規成本已成為高懸在“出海”車企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對此,中國車企需及早部署,從研發設計到供應鏈構建均需預留合規冗余空間。比如,近期理想汽車在德國專門組建百人團隊深耕數據主權問題,未雨綢繆。
三是構建價值同盟。中國車企若僅在海外市場獲取利潤而不與當地產業深度耦合,不僅難以贏得社會尊重,更易遭遇“針對”。而只有從產品輸出,邁向技術賦能,才能構建價值同盟。
當中國汽車產業摒棄單純的市場擴張,將合規經營視為生存底線,把技術創新當作發展引擎,用文化融合搭建溝通橋梁,則將形成更為持久的競爭力,進一步打開發展空間。
00:12 | 海利得上半年凈利潤預增47.65%至63... |
00:12 | 有色金屬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頻頻預... |
00:12 | 小鵬汽車就“60天賬期承諾”向供應... |
00:12 | 五糧液逾123億元2024年度分紅即將... |
00:12 | 巨星科技斬獲國際大型零售業公司訂... |
00:12 | 實控人擬21.13億元轉讓控制權 長齡... |
00:11 | 上半年房企債券融資合計逾2500億元 |
00:11 | 頭部房企發力盤活存量資產 長租公... |
00:11 | 多家上市公司中標電網采購項目 電... |
00:11 | 銷售數據揭示養殖業上市公司經營韌... |
00:11 | 民船訂單量價齊升 中國重工、中國... |
00:11 | 年內多家券商迎新任首席信息官 以...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