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小筍
5月7日,恒立實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紫天傳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因未按規定期限披露定期報告,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
事實上,上市公司未如期披露定期報告可能基于多種原因。有些公司因未聘請審計機構或臨時更換審計機構導致無法出具年報;有些公司則是在年報編制及審計過程中,涉及財務信息等相關重要事項未能完成核實查證程序,需與相關方進行多輪協調溝通,導致定期報告逾期。但無論是哪種原因,都反映出這些公司在內部治理、財務管理以及與審計機構合作等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而這也可能導致投資者無法獲取準確信息,影響信心。
筆者認為,改善上述情形,可以從三個維度發力,第一是從監管維度強化規則執行與違規懲處;第二是從公司維度提升治理水平與信息披露質量;第三是從投資者維度加強權益保護。
首先,監管部門可進一步強化規則執行力度,對于未按時披露年報等信息披露違規行為,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懲處,絕不姑息。
根據相關規定,若上市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年度報告,且在公司股票停牌兩個月內仍未披露,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在這個過程中,監管部門可進一步加強對上市公司的日常監管,建立動態監管高頻交易數據機制,對異常交易行為實施實時監控與預警,防止中小股東利益受損。
其次,公司要提升自身治理水平,完善治理結構,建立健全內部監督機制,確保決策的科學性和公正性。
上市公司必須高度重視信息披露工作,不僅要按時披露年報,還要保證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除了強制性披露的信息,上市公司還應積極對可能影響未來業績的重要事項進行自愿性披露,如披露技術創新、新業務發展的進展情況等,增強投資者對公司的信任。
最后,市場各方應合力持續加強投資者權益保護。未來可建立優先賠付投資者損失,再向責任主體追償的投資者權益保護體系。
必須認清,作為上市公司的“定期體檢報告”,定期報告的及時、準確發布,是保障投資者權益的重要前提,持續提升信息披露質量,對增強投資者信心,乃至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都至關重要。
00:12 | 海利得上半年凈利潤預增47.65%至63... |
00:12 | 有色金屬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頻頻預... |
00:12 | 小鵬汽車就“60天賬期承諾”向供應... |
00:12 | 五糧液逾123億元2024年度分紅即將... |
00:12 | 巨星科技斬獲國際大型零售業公司訂... |
00:12 | 實控人擬21.13億元轉讓控制權 長齡... |
00:11 | 上半年房企債券融資合計逾2500億元 |
00:11 | 頭部房企發力盤活存量資產 長租公... |
00:11 | 多家上市公司中標電網采購項目 電... |
00:11 | 銷售數據揭示養殖業上市公司經營韌... |
00:11 | 民船訂單量價齊升 中國重工、中國... |
00:11 | 年內多家券商迎新任首席信息官 以...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