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鵬
上市公司年度報告堪稱企業的“全景體檢單”,這份展示全年經營脈絡的重要文件,不僅全面復盤企業過去一年的經營得失,更蘊藏著企業發展基因、戰略布局與成長密碼。梳理2024年A股市場年報時,一組數據格外引人關注:2024年度,研發強度(研發投入總額占營業收入比例)超100%的公司有15家,而其中10家企業尚未實現盈利。
未盈利上市公司緣何堅持研發“上強度”?筆者認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從企業自身發展需求來看,研發是其實現“破局”的關鍵路徑。研發投入與成果轉化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持續高強度研發投入是企業技術突破的必要條件之一。有了技術的加持,企業有望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進而實現盈利。
以迪哲醫藥為例,得益于長期高強度研發,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有兩款自主研發的創新藥在中國實現商業化。憑借這兩款產品,公司2024年銷售收入達3.60億元,同比增長294.24%,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
其次,從資本市場價值發現視角來看,研發能力是企業吸引投資的核心“磁石”。5月7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A股市場‘科技敘事’邏輯越來越清晰。”這一表態精準錨定了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企業的價值重估趨勢。
在當前的投資生態中,投資者的目光正從短期盈利指標轉向企業長期增長潛力,研發強度與技術突破能力成為衡量企業價值的關鍵標尺,越來越多投資者愿意為具有創新能力和發展前景的企業“買單”,形成“研發投入—技術創新—市場認可—資本注入”的良性循環。這不僅有助于企業緩解資金壓力,更能助力其加速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為實現盈利和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最后,在資本市場生態體系日益完善的當下,投入研發給予企業融資新選擇——知識產權證券化。對于科創類上市公司而言,其核心價值往往體現在專利、技術等知識產權上。通過知識產權證券化,企業可以將未來的專利許可收入、技術轉讓收益等預期現金流進行打包,發行資產支持證券,從而實現提前融資。
以“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平安證券—高新投知識產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為例,合作區以知識產權與科技創新成果為聚合點,在境內以公募的形式完成證券化募資,于2023年成功發行,幫助元戎啟行、鯤云科技等8家境內重點科研企業融資5800萬元,大大緩解了企業研發實力強、產品科創屬性高,但產品商業化落地慢的困境。
總的來看,堅持研發“上強度”能夠驅動企業以技術突破打開市場空間、吸引資本注入形成創新閉環、借助知識產權證券化將無形資產轉化為“真金白銀”。唯有牢牢握住研發這把“金鑰匙”,方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劈波斬浪,為自身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00:12 | 海利得上半年凈利潤預增47.65%至63... |
00:12 | 有色金屬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頻頻預... |
00:12 | 小鵬汽車就“60天賬期承諾”向供應... |
00:12 | 五糧液逾123億元2024年度分紅即將... |
00:12 | 巨星科技斬獲國際大型零售業公司訂... |
00:12 | 實控人擬21.13億元轉讓控制權 長齡... |
00:11 | 上半年房企債券融資合計逾2500億元 |
00:11 | 頭部房企發力盤活存量資產 長租公... |
00:11 | 多家上市公司中標電網采購項目 電... |
00:11 | 銷售數據揭示養殖業上市公司經營韌... |
00:11 | 民船訂單量價齊升 中國重工、中國... |
00:11 | 年內多家券商迎新任首席信息官 以...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