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嵐
今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場持續火熱。近日,港交所披露了一系列搶眼數據:截至6月20日,年內港交所上市項目共31單,融資規模累計達到884億港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的融資額。這也使得港交所超越其他交易所,IPO融資額重回全球第一。
在筆者看來,這一“成績單”,不僅讓中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背后也折射出中國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推動科技、資本與產業良性循環的積極成效。
首先,制度創新激活港交所融資動能,成為吸引企業登陸的關鍵引擎。一是優化上市規則。比如,通過特專科技公司上市機制允許未盈利科技企業融資,為新經濟公司搭建了一條快車道;香港證監會與港交所聯合簡化A股公司上市申請審批流程,為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瑞醫藥”)等巨頭打開了高效融資的通道。二是審批效率大幅提升。2024年以來,企業赴港上市周期明顯縮短,如寧德時代從2025年2月11日遞交香港上市A1申請,僅用2個月即通過港交所聆訊,用時不到100天便完成了上市。與此同時,中國證監會持續提升境外上市備案質效,為企業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高效、可預期的監管環境。
其次,龍頭標桿效應顯著,新經濟和科技巨頭是助力港交所成為IPO融資額全球冠軍的主導力量。
近年來,不少A股上市公司尤其是新經濟、生物醫藥等領域的龍頭企業,加快國際化發展和提升品牌影響力的需求日益強烈,赴港上市成為其關鍵“跳板”。面對國內新經濟蓬勃發展以及科技創新浪潮,港交所積極響應服務實體經濟、推動國家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命題,推動市場結構轉型,港股生態加快從金融、地產等傳統行業轉向新興行業。
進入2025年,這一趨勢愈發明顯。上半年,全球IPO融資額前十榜單中,港交所獨占四席,分別是寧德時代、恒瑞醫藥、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在龍頭企業的示范作用下,越來越多的新經濟和科技企業加入赴港上市隊列。
最后,港股市場流動性改善與估值修復,提升IPO吸引力。
在此前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提到H股,很多人都會聯想到流動性短缺、折價發行等不利因素,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赴港上市熱情。今年以來,在南向資金以及海外避險資金的共同推動下,港股流動性顯著改善,推動AH股價差大幅收斂。此外,數據顯示,5月份港股IPO市場6家公司實現上市首日“零破發”,平均收漲近30%。這些利好因素同樣推動眾多A股上市公司更加積極主動地考慮赴港上市。
展望未來,隨著制度紅利的持續釋放、新經濟產業的加速集聚以及跨境資本流動的日益便利,港交所有望在“制度創新—產業升級—資本賦能”的良性循環中,進一步強化吸引全球新經濟企業的競爭優勢。而這也將為人民幣國際化和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強大的金融支撐。
00:12 | 海利得上半年凈利潤預增47.65%至63... |
00:12 | 有色金屬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頻頻預... |
00:12 | 小鵬汽車就“60天賬期承諾”向供應... |
00:12 | 五糧液逾123億元2024年度分紅即將... |
00:12 | 巨星科技斬獲國際大型零售業公司訂... |
00:12 | 實控人擬21.13億元轉讓控制權 長齡... |
00:11 | 上半年房企債券融資合計逾2500億元 |
00:11 | 頭部房企發力盤活存量資產 長租公... |
00:11 | 多家上市公司中標電網采購項目 電... |
00:11 | 銷售數據揭示養殖業上市公司經營韌... |
00:11 | 民船訂單量價齊升 中國重工、中國... |
00:11 | 年內多家券商迎新任首席信息官 以...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