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孟珂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務、防范金融風險舉行第十三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解決金融領域特別是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過低問題。建立監管問責制,由于監督不力、隱瞞不報、決策失誤等造成重大風險的,要嚴肅追責。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劉向東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違規違法問題采取嚴厲懲戒,增加違法成本,才會形成風清氣正的資本市場,促使資本市場回歸正常價值。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偏低需要從法律法規上進一步完善,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因為一旦從法律上進行制裁,就可能與征信系統關聯,違法違規可能損失信用。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解決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成本過低問題,監管部門首先要做的是修改相關法律,包括《證券法》、《民商法》、《刑事訴訟法》等涉及資本市場違法違規的相關條款,加大違法違規的處罰力度。同時,進一步強化監管,完善監管法律和技術手段,對于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堅決監管處罰。
那么對于資本市場的違法違規行為,應如何進一步加強監管?黃志龍表示,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16字方針,具體來看首先應修改和完善監管法律,使得資本市場違法違規有法可依,同時加強監管力度,做到有法必依,在執法過程中,處罰力度應就高不就低的原則。當然,在執法和監管過程中,還需要采取更加先進的監管手段和技術。
劉向東指出,現在監管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辦法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在制度透明化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大數據等手段可以及時發現異常行為,追查到違法違規的跡象,使這些不法行為無處可遁。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昨日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對于內幕交易、操縱市場、欺詐、虛假信息披露等資本市場的違法違規行為,從識別、認定、處罰等方面都需要加大監管力度。在識別方面,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手段提高監管的效率和精準打擊能力。在認定方面,要更加的細化和嚴格,同時加大處罰力度,提高違法違規成本。事中事后從嚴從重監管的同時,也形成事前的震懾作用。
“同時,監管資本市場的違法違規僅僅依靠監管部門的力量是有限的,應該發揮市場中介、投資者等各個市場主體的作用,形成多方合力。”劉哲表示。
00:28 | 上市公司接力中期分紅“盛宴”傳遞... |
00:28 | 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5.3% 經濟穩... |
00:15 | 《國務院關于規范中介機構為公司公... |
00:15 | 暢通“數字橋梁” 跨境電商領域成... |
00:15 | 多地優化住房“以舊換新”政策 提... |
00:15 | 拆解信貸“成績單” 資金流向了哪... |
00:15 | “因城施策”成效明顯 房地產朝止... |
00:15 | 券商人才結構升級 彰顯行業轉型成... |
00:15 | 逐夢深藍 向海圖強 深??萍计髽I掘... |
00:15 | 低空經濟應用場景迎“上新”潮 商... |
00:15 | 外資機構謀劃“加倉”中國資產 |
00:15 | 今年二季度理財公司新發產品環比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