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央行宣布貸款利率并軌方案。這是繼2015年10月完全放開存貸款利率限制后,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向前邁進的又一重要舉措。
第一,完善LPR形成機制有利于解決中國當前存在的貨幣市場利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并存的“雙軌制”問題,有利于提高利率的傳導效率,基本上符合市場預期。從2015年10月開始,我國的貸款基準利率基本上一直維持在固定水平,同時,部分銀行以貸款基準利率為基礎設置隱性下限,導致貨幣市場利率向信貸利率傳導的過程不通暢。完善LPR形成機制,實現貸款利率市場化,有利于完成利率傳導的“最后一公里”,未來貸款基準利率的重要性降低。另外,在央行的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和8月1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均有提及完善LPR報價機制,推動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通過市場化改革的方式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所以,這次央行公布的貸款利率并軌方案基本符合市場預期,不過,推出速度之快有點超預期,也說明政府迫切希望通過市場化改革的方式有效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
第二,本次LPR利率改革并不等于全面降息,可能更多的是非對稱降息。市場有部分觀點認為,新的LPR改革方案意味著全面降息可能有失偏頗。如果央行要全面降息的話,可以直接采用降息措施,沒必要對LPR利率進行改革。結合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央行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和8月16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來看,這次LPR利率改革可能更多的是為了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至于房貸利率可能不會有明顯的下調。所以,本次LPR利率改革更類似于非對稱降息,而不是全面降息。
第三,本次LPR利率改革的影響可能是漸進的,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細化措施出臺。新的LPR利率改革方案只針對新增貸款,存量貸款利率保持不變,可能政府是為了盡量降低由于銀行存貸息差收窄對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目前存款基準利率保持不變,而貸款利率放開,加上人口老齡化加速導致銀行攬儲難度加大,大概率會使得銀行的存貸息差收窄,對銀行的盈利能力有較大負面影響。如果銀行為了追求更高收益,就要提升自身的風險偏好,對其風險定價能力有較高要求。現階段只對新增貸款實行LPR利率,可能也是在大部分銀行目前風險定價能力較弱的情況下,降低息差縮小對這些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另外,本次的LPR利率改革方案,還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比如期限品種較少、報價頻次較低、MLF的交易對手主要是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如何有效監管LPR利率報價等。因此,政府為了增強LPR利率的市場化程度、加大LPR利率對信貸利率的影響力,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細化的措施出臺。
第四,利率并軌能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達到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的目的,本質上還是需要加快結構性實質改革和對外開放,釋放經濟活力,實現經濟基本面的企穩和改善。否則,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內外需不足、監管趨嚴的背景下,很難提高銀行的風險偏好和實體經濟的融資意愿。
00:28 | 上市公司接力中期分紅“盛宴”傳遞... |
00:28 | 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5.3% 經濟穩... |
00:15 | 《國務院關于規范中介機構為公司公... |
00:15 | 暢通“數字橋梁” 跨境電商領域成... |
00:15 | 多地優化住房“以舊換新”政策 提... |
00:15 | 拆解信貸“成績單” 資金流向了哪... |
00:15 | “因城施策”成效明顯 房地產朝止... |
00:15 | 券商人才結構升級 彰顯行業轉型成... |
00:15 | 逐夢深藍 向海圖強 深海科技企業掘... |
00:15 | 低空經濟應用場景迎“上新”潮 商... |
00:15 | 外資機構謀劃“加倉”中國資產 |
00:15 | 今年二季度理財公司新發產品環比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