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王君暉
主要指標持續改善,多項指標回暖,最新公布的7月經濟數據讓人眼前一亮。經過上半年奮力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當前經濟已步入穩定恢復期,生產供給繼續復蘇,市場需求逐漸回暖,就業物價總體平穩,新動能成長壯大,市場信心趨于增強。
總體而言,7月經濟運行呈現出兩大特點,一是經濟穩定恢復,二是向好態勢持續發展。其中,需求逐漸改善是7月經濟的亮眼之處。從消費看,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1%,降幅比上月收窄0.7個百分點;從商品零售額看,6月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0.2%,7月同比增長0.2%,今年以來首次由負轉正;從投資看,1~7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6%,降幅比1~6月收窄1.5個百分點。
主要經濟指標持續改善固然讓人欣喜,但穿透數據背后往往能發現更多信號。雖然需求端表現有所改善,但仍略低于市場預期。從細分項看,地產投資維持了非常強的韌性,但基建投資、制造業投資和消費整體都偏弱。除汽車和黃金珠寶類等少數商品外,必選消費、可選消費總體增速較上月不但沒有加快,反而有所放緩。
就業壓力亦不容樂觀。1~7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同比少增196萬人,7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7%,與6月持平,但青年人口調查失業率有所上升。央行二季度儲戶問卷調查顯示,疫情暴發后,傾向于“更多儲蓄”的居民占比已連續兩個季度超過50%,處于有數據以來的高位。就業壓力增大與居民儲蓄意愿的上升,會抑制消費需求。這些因素之間的聯系以及相互疊加帶來的影響需要警惕,簡單預測消費將線性修復,可能會有偏差。
雖然當前經濟已基本恢復正常,但疫情帶來的影響仍在持續,尤其是國外疫情的復雜性更是為進出口前景蒙上陰影。7月進出口“雙正”增長,外貿情況好于預期,但也要對現實環境的復雜艱巨有更清醒的認識。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國際經濟環境嚴峻復雜;國內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矛盾并存,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較多。要實現“雙循環”,更需要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改革開放力度,進一步激活市場主體,著力暢通經濟循環,落實“六保”促進“六穩”。
16:56 | 上交所發布科創成長層指引 新注冊... |
16:16 | 明起復牌!這家創業板公司跨界并購... |
16:15 | 剛剛!上交所發布,科創板改革“1+... |
16:11 | 財通資管REITs產品獲獎 以金融之力... |
16:10 | 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認定標準細化 ... |
18:31 | 長周期考核提升險資投資穩定性和積... |
11:47 | 西部創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
11:11 | 上證指數刷新9個月新高 多因素支撐... |
11:11 | 穩定幣概念熱度持續升溫 行業迎來... |
11:11 | 一汽解放場景化落地與生態協同 新... |
11:10 | 多舉措應對經營壓力 瓦軸B預計上... |
10:45 | 金健米業發力面制品及休閑食品 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