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萌
開年以來,證券監管部門屢屢發聲,釋放出推進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信號。
1月13日,中國證監會召開的2025年系統工作會議強調,加快改革開放,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堅持以開放促改革,優化境外上市備案制度,拓展資本市場跨境互聯互通,充分研究借鑒境外市場有益實踐,增強A股市場競爭力、吸引力。在此之前,1月初滬深交易所召開外資機構座談會,鼓勵外資機構積極建言獻策,共同推動中國資本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在資本市場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當下,推進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已成為證券監管部門一以貫之的重點工作之一。資本市場對外開放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在于其能夠促進中資企業“走出去”與外資機構“引進來”,便利境內外企業跨境投融資,提高市場流動性,完善市場生態,增強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影響力。
首先,對外開放有利于吸引外資機構入市,為資本市場引入更多源頭活水。成熟的外資機構通常具有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一方面,外資機構入市能夠直接提高資本市場的機構投資者比重,改善投資者結構,引導價值投資,增強市場穩定性;另一方面,外資機構入市也能夠激發“鲇魚效應”,在帶來先進投資理念、產品和服務的同時,也會推動內地機構加快創新,提高競爭力。
從更大意義上來說,對外開放有利于吸引更多境外中長期資金入市,加速資源優化配置,引導資金流向符合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的新興產業等領域,為相關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資金支持,促進科技創新,推動經濟增長。
其次,對外開放有利于中資企業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發展壯大。中資企業境外上市,能夠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同時也能提高自身品牌的國際影響力,為拓展海外市場創造條件。
最后,對外開放有利于促使國內資本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加速資本在全球范圍內流通,能夠優化完善制度規則,增強市場的透明度與吸引力,提高我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影響力與話語權。
從實施效果來看,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步伐越走越實。其一,資本市場制度規則持續完善,滬深港通、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等制度不斷優化,企業境外上市渠道保持暢通;其二,外資機構“引進來”成效顯著,取消外資證券基金期貨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外資機構在經營范圍和監管要求上實現國民待遇,越來越多的外資機構來華展業;其三,中資企業“走出去”成為潮流,海外業務成為去年上市公司業績的一大亮點。也正是基于我國資本市場的強大磁吸力,A股被納入明晟、富時羅素、標普道瓊斯等國際知名指數,有力提升了國際影響力。
尤其是去年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以來,存量政策與增量政策疊加發力,有效改善了國際市場對中國經濟前景的預期,提振了國際投資者信心。高盛、瑞銀證券等外資機構紛紛發聲,看好中國資本市場。
筆者相信,隨著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穩步推進,將吸引更多境外中長期資金入市,便利中外企業跨境投融資,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00:12 | 海利得上半年凈利潤預增47.65%至63... |
00:12 | 有色金屬上市公司上半年業績頻頻預... |
00:12 | 小鵬汽車就“60天賬期承諾”向供應... |
00:12 | 五糧液逾123億元2024年度分紅即將... |
00:12 | 巨星科技斬獲國際大型零售業公司訂... |
00:12 | 實控人擬21.13億元轉讓控制權 長齡... |
00:11 | 上半年房企債券融資合計逾2500億元 |
00:11 | 頭部房企發力盤活存量資產 長租公... |
00:11 | 多家上市公司中標電網采購項目 電... |
00:11 | 銷售數據揭示養殖業上市公司經營韌... |
00:11 | 民船訂單量價齊升 中國重工、中國... |
00:11 | 年內多家券商迎新任首席信息官 以...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