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曉玉
“不能看著卷就說卷,需要看到卷這個水面下的實質是什么,其實質是變革,電動化、智能化的變革。”長城汽車總裁穆峰在第十八屆北京國際車展上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談道。
穆峰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
隨著電動化和智能化技術的迅猛發展,當前汽車市場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車企開始卷技術、卷車型、卷價格。穆峰表示,當下最大的特征早已不是“穩定”,而是“不確定”;最關鍵的能力,也不再是“預測”,而是“創造”,需要企業抓住當下變局中穩定的規律,以開放包容的心態一起迎接未來。
追求有質量的市場占有率
在2021年之前,我國乘用車市場保持穩定,市場格局和品牌格局均相當穩固。BBA等豪華品牌引領市場,緊隨其后的是大眾、本田、豐田等一線合資品牌,他們各自占據穩定的市場份額,并與豪華品牌保持合理的價格差異。自主品牌盡管努力,仍需與合資品牌保持一定的價格差距,這種品牌和市場格局穩固了數十年。
然而,電動化和智能化的變革打破了這一格局。穆峰表示,如今,沒有哪個品牌能夠自信地宣稱擁有穩固的品牌溢價。例如,從2023年年初至年末,BBA及傳統一線合資品牌的價格走勢均不穩定,這顯示了市場與品牌格局的瓦解。為了爭奪市場份額,一些汽車廠商不惜采取降價策略,導致整個行業的利潤率受到嚴重擠壓。
面對當前現狀,穆峰直言道:“長城汽車既要立足當下,也要展望未來。若只關注表面現象,不探究背后的邏輯,則難以預見未來。因此,我們始終強調長期主義和價值主義。長城汽車未來追求的是穩固的品牌地位,不再滿足于與他人保持價格差異。追求有質量的市場占有率,確保未來的穩健發展。”
長城汽車財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8.6億元,同比增長47.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28億元,同比增長1752.55%。公司表示,一季度營業收入增長主要受益于整車銷量增長及單車收入提升。同時,報告期內,規模增長以及結構優化帶動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等業績指標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在不少車企“賠本賺吆喝、降價拼市場”的競爭態勢下,穆峰表示,價格戰在某種意義上來講,是最有利于提量的方式之一,但是這種方式不可持續,這條路走時間長了以后,不管對企業還是產業,可能都是一場災難。
在他看來,電動化、智能化的變革客觀上降低了汽車產業的準入門檻。以前汽車產業講三大件,汽車三大件都是核心技術,現在電動化以后,電動機驅動器、傳動箱技術的開發難度、技術門檻遠遠低于傳統發動機和傳統發動箱的。
“而價格戰這樣持續下去一定有些企業堅持不住,當它堅持不住的時候,傷害最深的是我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產業生態和廣大消費者。”穆峰說道。
全球化步伐提速
目前,國內很多車企逐步把目光轉向海外市場。“過去,海外市場被視為機會性市場,而今則必須從戰略維度進行審視,視其為戰略性市場。”穆峰對記者說道。
在穆峰看來,中國無疑是此次變革的核心市場,不僅因為我們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方面走在前列,更因為擁有對電動化和智能化有強大消費欲望和能力的龐大群體。與北美、歐洲等地相比,中國新車用戶的平均年齡更為年輕,消費欲望更為旺盛,這是我們得天獨厚的優勢。
事實上,長城汽車也是國內最早一批出海的車企,可以追溯到20世紀九十年代。盡管長城汽車早就開啟出海,但在全球化中也遇到很多困難和挑戰。
“我們曾熱議全球化,曾提及一個愿景,即希望長城汽車從中國的制造公司轉變為全球化的汽車公司。但實話實說,我們曾走過一些彎路。全球化并非簡單的口號,它要求業務與組織相互匹配,協同前行。步伐不宜過快,也不宜過慢。我們不希望重蹈摩托車出海時的覆轍。”穆峰對記者說道,在中國堅持長期主義和價值主義,在海外市場,我們同樣會堅守這一原則。
截至目前,長城汽車旗下五大品牌已全部實現“出海”,并已在俄羅斯、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國家建有生產基地。在2024北京國際車展上,哈弗、坦克、歐拉等品牌再次對外釋放了加速全球布局的信號。長城汽車宣布,預計到2030年,其在海外市場的單年銷量將超過百萬輛,其中高端車型銷量占比將超過1/3。
對于未來的發展規劃,穆峰坦言,隨著國際化規模的擴大和業務的迭代發展,長城汽車將逐步有序地向全球化公司轉變。在戰略市場選擇上,公司將以歐盟為中心,同時關注二類市場。盡管中、美、歐、日、韓的市場份額高,但其他市場作為增量市場,同樣具有巨大潛力。長城汽車的戰略是在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將剩余市場分級,聚焦領導國市場,輻射邊際國市場。
(編輯 喬川川)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23:28 | 三重因素將促使美元指數走弱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