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釗
8月6日,記者從東風風行了解到,今年第二季度,東風風行新能源中大型轎車星海S7實現季度銷量環比增長358%,成為該細分市場增速最快的車型。與其并列的,還有市場冠軍小米SU7,它延續著強勢走勢,季度銷量近8萬輛,單月峰值超過2.8萬輛。兩款車型形成“雙S”格局,一個代表科技極客的純電路線,一個則以務實家庭場景為導向。
星海S7通過空間、安全、舒適、價格等基礎指標的再雕刻,試圖定義一種屬于主流家庭用戶的新能源選擇路徑。這一策略的成功,不僅是一次市場層面的黑馬現象,更是傳統車企在新能源深水區對“造車”本義的回歸嘗試。
家庭場景下的重新定義
東風風行作為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集團”)下屬的整車業務板塊,在近年來的新能源轉型中一度處于行業邊緣位置。2023年,東風風行內部重新評估戰略后,確定以家庭用車場景為切入點,將“場景復用率最高的第一臺家庭轎車”作為星海S7的核心定位。
從車型結構來看,星海S7長達4935mm的車身搭配2915mm軸距,確保了后排達到830mm的膝部空間,這意味著即使是1.8米身高的用戶也能在后排舒適蹺腿。其掀背尾廂達到496L,能夠容納嬰兒車、28寸行李箱與露營裝備;放倒后排座椅還能形成1.8米的平整“大床”。在當前中大型新能源轎車市場中,兼顧溜背造型與空間實用性的車型并不多見。
這種結構優化源于制造體系對“用途”的深刻理解。在D柱造型上,東風風行設計團隊通過巧妙嵌入尾翼,不犧牲風阻性能的前提下強化了氣流表現。與此同時,該車還通過短前懸結構,壓縮發動機艙空間,為艙內換取更大縱深。這種思路從根本上區別于部分以運動化為核心賣點的中大型車,也成為它在家庭用戶中逐漸獲得認可的關鍵因素之一。
不僅空間層面有所強調,星海S7還主動將座艙健康標準提升至“母嬰級別”。該車內飾材料98%可回收,膠水100%使用水性環保配方,在環保材料應用方面領先于同級。其車載空調系統具備抗菌功能,除菌率達到99%,對過敏體質乘員提供了正向支持。在座艙健康尚未成為行業統一標準的當下,這種“額外投入”對年輕家庭尤其是母嬰用戶構成差異化吸引。
用“夠用主義”對抗“高參數焦慮”
與很多選擇堆疊智能硬件與算法算力的新車型不同,星海S7的產品策略更接近傳統車企對“夠用即好”的堅持。該車提供純電與增程兩個技術版本,純電車型續航分別為555km和650km,覆蓋通勤+中程出行場景。在定價方面,該車起售價下探至10萬元級,并搭配限時優惠。這一價格區間顯著低于市場中大型轎車平均售價,成為其沖擊三線及以下市場的重要基礎。
面對成本約束,星海S7未在智能座艙硬件上采取高配策略,而是選擇聚焦“真實可用”的高頻場景。如語音系統支持多種方言,包括粵語、西南官話等,可實現120秒連續語音交互,解決家中老人使用障礙;FaceID無感適配功能可在-30℃極寒下100%啟動,專門針對北方冬季藍牙連接不穩定的問題做出修正。這些功能看似普通,卻在實際使用中解決了許多“看不見的問題”。
底盤系統是另一處反常規之舉。星海S7搭載同級唯一的FSD懸架系統,該技術與蘭博基尼Gallardo平臺有工程淵源。在調校策略上,星海并未以“性能感”為優先目標,而是強調“穩定性+舒適性”的復合平衡。在60km/h過彎實測中,該車側傾控制優化達42%,轉彎半徑僅5.45米,保證了城市低速行駛的靈活性。麋鹿測試成績達到81.9km/h,處于市場同級領先水平,與小米SU7相當。這種性能設定,雖不以性能宣言取勝,卻更適合高頻家庭通勤、下沉市場城鄉混合道路等復雜場景。
安全性方面,星海S7的策略更具技術信仰色彩。車身采用大量1500兆帕熱成型鋼,關鍵A/B柱區域全面覆蓋;電池安全艙體使用高強度熱成鋼材料,進一步強化底部抗撞擊性能。在電池安全測試中,該車以10mm鋼針在100%電量狀態下穿刺,要求做到“零冒煙、零起火”,遠高于行業5-8mm、30%電量測試標準。這些指標并非宣傳包裝,而是東風風行團隊內部定下的立項“紅線”。
國家隊的緩慢變奏
東風風行作為東風集團子品牌之一,制造體系扎根于廣西柳州,背靠70年制造經驗的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平臺。長期以來,其在全國市場的存在感主要集中在商用車與中低端乘用車板塊。進入新能源時代之后,傳統制造體系如何與智能化趨勢接軌,成為東風風行不得不面對的結構性問題。
星海S7的推出,被視為東風風行新能源產品重構的關鍵一環。在品牌重塑策略中,東風風行團隊內部劃分出“星海新能源”產品序列,面向家庭用戶精準聚焦,試圖在強對手林立的新能源紅海中找到相對確定的空白地帶。
東風風行選擇做“技術下沉”的普惠選手,這種選擇并不具備流量優勢,但從現階段的銷量反饋看,其在細分市場獲得了初步正向結果。
在當前新能源汽車從“增量市場”向“存量競爭”轉換的節點,產業所需要的不僅是引領技術浪潮的實驗性產品,也需要一批能夠實際服務廣大普通用戶的“耐用品”。
(編輯 張昕)
15:09 | 免保教費政策覆蓋所有幼兒園大班兒... |
14:57 | 同濟科技:2024年度權益分派實施公... |
14:57 | 武漢藍電:使用閑置募集資金進行現... |
14:57 | 兔寶寶: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 |
14:57 | 光明地產:2025年度核定的對外擔保... |
14:57 | 大秦鐵路:2025年7月,核心經營資... |
14:57 | 廣宇集團:為控股子公司一石巨鑫提... |
14:57 | 上海滬工:關于使用閑置募集資金進... |
14:57 | 圣達生物:使用閑置募集資金5000萬... |
14:57 | 銅峰電子:累計對外擔保總額為2100... |
14:57 | 傲農生物:7月養殖業務主要經營數... |
14:57 | 神農集團:7月養殖業務主要經營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