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昨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北京產權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了解到,2017年,北交所總體交易規模達50013.73億元,連續三年突破5萬億元。同時,北交所充分發揮資本市場功能及平臺優勢,助力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三去一降一補”、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產業升級等國資國企改革有序推進。
數據顯示,2017年北交所共完成企業國有資產交易項目3839項,同比增長78.89%,成交金額達2229.92億元,同比增長74.53%。
北京產權交易所黨委書記、董事長吳汝川表示,企業國有資產交易規模大幅提升,體現出國資國企改革進程正在逐步加快。國有企業通過產權資本市場“以市場公允價格處置企業資產,實現國有資本形態轉換”的力度進一步增強。
具體來看,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2017年共有157家國有企業通過北交所完成混改,共計引入社會資本539.87億元;在瘦身健體方面,2017年各級國有企業通過北交所退出601項企業產權,累計收回資金778.39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在2017年的企業國有資產交易中,房地產項目更是受到市場廣泛關注。數據顯示,2017年北交所成交房地產股權轉讓項目71項,成交金額352.97億元,同比增長74.3%。
“對于非房地產主業的國有企業來說,加速剝離房地產資產是為了能夠進一步聚焦主業發展。”吳汝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房地產項目同比數量的大幅增長,也從側面反映出當前國資國資改革力度的進一步加深,以及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的加大。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23:28 | 三重因素將促使美元指數走弱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