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5月9日,年內地方債發行規模達17017.04億元,其中,新增地方債發行3923.18億元。
財政部4月下旬介紹,2021年全年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44700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8200億元、專項債務限額36500億元。此前的3月份,財政部提前下達2021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23580億元。其中,新增一般債務限額5880億元,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7700億元。
數據顯示,上述發行的3923.18億元新增地方債中,3809.18億元使用了2021年提前下達債務限額,完成提前下達債務限額的16.15%,完成全年債務限額的8.52%。其中,新增一般債券發行1484.1億元,完成提前下達債務限額的25.24%,完成全年債務限額的18.1%。新增專項債發行2325.08億元,完成提前下達債務限額的13.14%,完成全年債務限額的6.37%。
中國財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目前新增地方債發行的規模和進度看,基本符合預期,一方面充分體現了財政政策的積極性,為鞏固疫情防控成果、穩定經濟增長發揮了托底固基的關鍵作用;另一方面說明積極財政政策統籌調動財政資源有效性和靈活度進一步增強,債券發行節奏更趨合理、規模更加適度,為經濟起到了穩投資、補短板的積極作用。
近日,財政部國庫司副主任許京花表示,今年發行窗口安排會相對集中,財政部將指導地方財政部門結合發債進度要求、財政支出使用、庫款情況、債券市場等因素,科學設計發行計劃,合理選擇發行窗口,適度均衡發債節奏,有效保障項目建設需要的同時,避免債券發行過于集中、債券資金長期滯留國庫。
從資金投向看,新增一般債券投向醫療衛生、教育等社會事業、交通基礎設施、農林水利、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領域。新增專項債投向棚改、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
張依群表示,新增地方債的投向一直處在微調狀態,一是分類合理,在突出地方政府債券公益屬性的基礎上,區分項目公益類別、輻射功能、償付渠道,保證一般債券和專項債規模的科學設定和合理分配;二是保障有序,本著“加快補齊短板、區分輕重緩急”原則;三是風險可控,充分考慮地方財政負擔能力、基本民生需求、項目持續空間等因素,既要起到穩定經濟、提高增長質量作用,又要防止過快、過量發債脫離實體經濟承受能力。
財政部專家庫專家、360政企安全集團投資總監唐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可以預見,專項債將在未來成為地方政府對項目出資的主要融資工具,也會承擔越來越多的地方財務風險化解、地方財政管理結構優化的功能。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23:28 | 三重因素將促使美元指數走弱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