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午夜av电影,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观看,999色成人,日韩精品资源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宏觀經濟 > 正文

易綱: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給中國監管當局帶來了新挑戰

2021-10-10 15:58  來源:證券日報網 劉琪

    本報記者 劉琪

    10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國際清算銀行(BIS)監管大型科技公司國際會議上的講話。

    易綱表示,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給中國監管當局帶來了新挑戰。

    一是無牌或超范圍從事金融業務。中國頭部平臺公司在開展電商、支付、搜索等各類服務時,獲得用戶的身份、賬戶、交易、消費、社交等海量信息,繼而識別判斷個人信用狀況,以“助貸”名義與金融機構開展信貸業務合作,相當于未經許可開展個人征信業務。頭部平臺公司在同一個平臺下提供理財、信貸、保險等金融服務,放大了金融風險的跨產品、跨市場傳染的可能性。

    二是支付業務存在違規行為。過去,中國平臺公司下設的支付機構可分別與上百家商業銀行連接并開立賬戶,帶來結算最終性問題,甚至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部分平臺公司違規將客戶沉淀的備付金投資于多類金融資產。平臺公司還在支付鏈路中嵌套“花唄”“借唄”等信貸業務,誤導消費者。

    三是通過壟斷地位開展不正當競爭。平臺公司天然具備“贏者通吃”屬性,可能引發市場壟斷,降低創新效率。國內部分平臺公司通過交叉補貼等方式搶占市場,獲得市場支配地位后實行排他性政策,如排斥競爭對手進入平臺、提供服務,二維碼支付業務僅支持科技集團內部相關APP掃碼支付等。

    四是威脅個人隱私和信息安全。為了獲得平臺公司的金融服務,中國的消費者往往需要向其提供個人信息。大型平臺公司存在過度收集、甚至濫用消費者信息的情況,不利于消費者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

    五是挑戰傳統銀行業的經營模式和競爭力。一方面,中國商業銀行在服務場景和渠道、客戶信息以及資金等方面曾享受顯著的傳統競爭優勢,近年來各類互聯網金融創新產品的快速發展對此造成挑戰,加速了銀行存款的分流,但并未納入相應的監管。另一方面,中國有約4000家中小銀行,自身資源有限,只能依賴大型科技公司提供的技術和平臺進行客戶維護、信用分析和風險控制,可能削弱獲客能力和產品競爭力。

(編輯 白寶玉)

-證券日報網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和浩特市| 镇沅| 寿光市| 阳朔县| 伊春市| 霍邱县| 黎城县| 揭阳市| 湘乡市| 东丽区| 鸡东县| 论坛| 闸北区| 肥西县| 都兰县| 奉节县| 嘉定区| 图木舒克市| 乐陵市| 蓬安县| 鹤壁市| 屯留县| 余姚市| 称多县| 新建县| 平陆县| 广南县| 朝阳市| 泸西县| 北辰区| 藁城市| 尚志市| 诸城市| 微博| 马尔康县| 郯城县| 柳林县| 县级市| 镇巴县| 武强县| 久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