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1%,漲幅與上月相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6.4%,漲幅比上月回落1.6個百分點。
未來物價走勢如何?輸入性通脹壓力有多大?貨幣政策調控是否有空間?業內人士認為,豬肉價格逐漸步入回升周期,對CPI漲幅的壓制作用趨于弱化,未來CPI同比漲幅大概率上行但空間有限。在海外通脹高燒不退的背景下,我國物價持續保持溫和運行態勢,將為宏觀政策聚力穩經濟提供有利環境。
CPI同比漲幅持穩
5月份,CPI環比下降0.2%,為今年以來首次下降;同比上漲2.1%,漲幅與上月相同。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稱,5月份,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消費市場供應總體充足,CPI環比轉降,同比漲幅保持穩定。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從基數上看,去年5月CPI同比漲幅為相鄰月份的峰值,形成較高基數,對今年5月CPI漲幅持平起到一定作用。
從結構上看,5月份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加大。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3%,漲幅比上月增加0.4個百分點。“食品價格同比漲幅擴大,構成5月CPI同比上漲的主要推動因素。”溫彬說,5月生豬收儲和產能去化顯現成效,豬肉價格環比上漲5.2%;同比下降21.1%,降幅比上月收窄12.2個百分點。
下一步物價走勢如何?分析人士提示,關注豬價等因素的影響。
紅塔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認為,隨著疫情影響減弱,居民線下消費恢復將帶動線下商品和服務價格上漲,同時豬周期拐點臨近疊加飼料價格高企,豬價可能震蕩向上,對CPI同比上漲形成支撐,后續CPI同比大概率上行但空間有限。民生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譚逸鳴認為,往后看,豬價企穩回升,供需平衡下原油價格繼續上行壓力較小,物價或溫和上漲,預計6月CPI同比上漲2.4%。
“接下來物價走勢有兩大關注點。”民生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應習文提醒,其一,豬肉價格進入回升周期后,對CPI漲幅的壓制作用趨于弱化;其二,目前地緣政治沖突仍未平息,外部輸入性通脹壓力不減,需關注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
PPI同比漲幅繼續回落
5月份,PPI同比、環比漲幅雙雙回落——同比上漲6.4%,漲幅比上月回落1.6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5個百分點。
“5月份各地區各部門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保障重點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PPI環比和同比漲幅均繼續回落。”董莉娟說。
溫彬認為,5月份PPI同比漲幅回落,一方面是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對今年5月PPI的同比漲幅形成向下壓力;另一方面則得益于我國加大力度保供穩價,政策效果比較明顯。
展望后續PPI走勢,李奇霖分析,翹尾因素繼續回落、保供穩價政策持續見效等決定了后續PPI同比漲幅可能繼續回落,企業面臨的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會有所緩解。
“盡管未來PPI同比漲幅會因翹尾因素大幅下降而走低,但預計降幅趨緩。”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表示,考慮到受地緣政治沖突、供應鏈緊張等因素影響,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可能呈現高位運行態勢,仍需警惕輸入性通脹壓力。
貨幣政策調控有空間
在海外通脹高燒不退的背景下,我國物價持續保持溫和運行態勢,為國內穩增長政策的推進提供了有利環境。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下半年物價有望保持溫和走勢,為貨幣政策調控提供空間。除支持小微企業等結構性政策繼續發力外,三季度降息降準等總量型貨幣政策也有可能加大力度。“當前是央行進行貨幣調控的最佳窗口期,流動性將在較長時間內維持充裕狀態。”中航基金首席投資官鄧海清認為,在國內經濟增長趨穩、物價走勢溫和組合下,人民幣資產仍將受到海外資金青睞。
在溫彬看來,當前我國物價水平整體可控,各項穩增長政策要盡快實施、盡早見效,用好當前的時間窗口,確保我國二季度經濟保持合理增長。“5月制造業PMI位于收縮區間,表明當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貨幣政策應繼續發揮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降低融資成本。同時,繼續做好保供穩價,防范輸入性通脹風險。”他說。
18:31 | 長周期考核提升險資投資穩定性和積... |
11:47 | 西部創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
11:11 | 上證指數刷新9個月新高 多因素支撐... |
11:11 | 穩定幣概念熱度持續升溫 行業迎來... |
11:11 | 一汽解放場景化落地與生態協同 新... |
11:10 | 多舉措應對經營壓力 瓦軸B預計上... |
10:45 | 金健米業發力面制品及休閑食品 上... |
10:43 | 景區游客接待量增長 桂林旅游預計2... |
10:36 | 內生發展及外延并購共驅 重藥控股... |
10:36 | 仙琚制藥布局呼吸系統用藥 噻托溴... |
10:35 | 一鳴食品子公司獲增資1.2億元 引入... |
10:34 | 金田股份預計上半年凈利潤達3.4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