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5月17日,2025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正式開幕。論壇期間,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特聘教授施康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就全球貨幣體系及美元地位、數字人民幣發展、人民幣國際化等熱點金融問題發表了專業見解。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特聘教授施康接受采訪 田鵬/攝
在談及全球貨幣體系及美元地位時,施康指出,近期美元資產雖遭遇拋售潮,但這只是短期現象。盡管市場對美元資產的信任度有所下滑,致使美元在市場投資及儲備貨幣中的占比下降,不過,其作為主要貨幣的地位還較難被撼動。歐元、人民幣、特別提款權(SDR)等新貨幣在短期內無法被市場廣泛接納,因為儲備貨幣的形成是國家經濟綜合實力長期積累的結果。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元仍將在全球貨幣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而全球貨幣體系從單極向多極轉變,還需經濟領域發生重大變革,目前距離這一目標尚遠。
對于數字人民幣的發展,施康表示,普通民眾對數字人民幣的接受度取決于其相較于現有支付方式的優勢。當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已為大眾帶來良好使用體驗時,若數字人民幣無法展現獨特優勢,便難以獲得老百姓的青睞。這一現象在國際市場同樣存在,例如在美國,信用卡等支付方式根深蒂固,導致支付寶和微信的推廣面臨困境。數字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意義重大,但對普通百姓而言,實際好處才是關鍵。其發展應依靠市場力量推動,只有當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發現使用數字人民幣比傳統銀行結算更便捷、更具成本優勢時,數字人民幣才會被廣泛采用。新技術的普及不能僅依賴政府推動,只有讓用戶切實感受到便利、利潤或優惠,才能真正實現推廣。
談到人民幣國際化,施康坦言,人民幣國際化之路漫長且充滿挑戰。當前,人民幣不可兌換以及嚴格的資本管控,成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最大阻礙,這使得人民幣難以像日元、瑞士法郎等貨幣一樣在國際市場自由流通。盡管中國經濟在全球貿易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實體經濟和貿易的發展必然帶來貨幣需求,但當下經濟面臨外部沖擊,并非開放資本賬戶、實現人民幣完全可兌換的最佳時機,這兩者相互制約。人民幣國際化并非終極目標,而是輔助目標,不能為了國際化而盲目推進資本賬戶開放和人民幣可兌換,必須充分考慮資本外流壓力等因素,耐心等待合適的時機。
在施康看來,從長遠來看,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穩健發展,這些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人民幣實現充分可兌換和資本自由流動后,憑借中國龐大的經濟規模,必然能在全球貨幣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
(編輯 郭之宸 上官夢露)
11:47 | 西部創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
11:11 | 上證指數刷新9個月新高 多因素支撐... |
11:11 | 穩定幣概念熱度持續升溫 行業迎來... |
11:11 | 一汽解放場景化落地與生態協同 新... |
11:10 | 多舉措應對經營壓力 瓦軸B預計上... |
10:45 | 金健米業發力面制品及休閑食品 上... |
10:43 | 景區游客接待量增長 桂林旅游預計2... |
10:36 | 內生發展及外延并購共驅 重藥控股... |
10:36 | 仙琚制藥布局呼吸系統用藥 噻托溴... |
10:35 | 一鳴食品子公司獲增資1.2億元 引入... |
10:34 | 金田股份預計上半年凈利潤達3.4億... |
10:33 | 咸亨國際預計上半年營收與凈利潤雙...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