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的影響,不少公司被迫選擇“云辦公”。而資本市場上,為了減少疫情對實體企業融資的影響,監管層也逐漸開啟了“云審核”。
繼并購重組委采用視頻方式審核了一起轎車等多家公司重組項目后,暫停一個月的發審委也復工了,開啟A股IPO首例“云審核”。
3月5日,廣東豪美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三人行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兩家公司上會,據發審委2020年第23次工作會議審核結果公告,兩家公司首發事項均獲通過。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截至3月5日,已有36家首發企業上會,其中被否1家,暫緩表決1家,過會率達94.44%。
據上交所,3月11日,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4次、第5次審議會議,也將通過“現場+視頻”的方式重新開啟。
現場辦公和線上辦公,究竟哪個效率更高?也是近期復工職場人一個熱議的話題。現場審核和“云審核”又有哪些不同?
一位參與過并購重組“云審核”的券商人士告訴小編,當時會議采取三方視頻方式進行。審核委員在證監會會場,發行人在當地證監局會場,中介機構在北京證監局會場。“在籌備過程中,監管機構與發行人、財務顧問保持密切溝通,從參會具體人員、人員健康、防護措施、會議網絡與設備、現場組織等多方面考慮周到,確保了會議的順利進行。”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表示:
為了減少疫情對于IPO正常審核工作的影響,監管機構因地制宜,采用線上辦公的方式,通過線上視頻審核方式完成發審委會議,有助于維持股票IPO常態化發行,滿足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認為:
隨著中國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已經具備了遠程辦公、開會的技術條件。通過視頻的形式召開發審會,既能滿足疫情防控的要求,同時也能夠按照發審會環節、規范的要求,推動IPO的相關工作,是一項有效的替代性方案和舉措。
雖然發審委的會議暫停了一個月,但是IPO批文的核發以及科創板的注冊,依舊保持了常態化的節奏。
據小編統計,截至3月5日,今年以來證監會已經核發22家企業IPO批文,保持了每周核發2家到3家的節奏。據證監會網站,截至2月27日,IPO排隊企業有423家(不包括科創板),其中49家已通過發審委。
另外,3月5日,證監會同意了江蘇京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IPO注冊。今年以來,證監會已同意15家企業科創板IPO注冊。
2月份,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出席國新辦新聞發布會時就曾表示,堅持IPO常態化,不斷滿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在審核方面,做到“三個正常”,一是正常核發首發批文,二是正常推進審核進度,三是正常推進并購重組許可受理和審核工作。
據統計,截至3月5日,年內39家企業登陸A股,首發募資692.3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70%和276%,其中京滬高鐵募資306.74億元。去年同期,23家企業首發募資184.05億元。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表示:
可以看出,今年IPO融資大概率會延續2019年增長勢頭。為了更好的提高資本市場服務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促進中國經濟轉型升級,IPO常態化發行會長期持續,預計今年首發融資規模會再創新高。
隨著新證券法的實施,注冊制將會逐步推廣,對于企業的審核,則將更加注重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準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認為:
新證券法降低了對于上市企業盈利性的硬性要求,未來進行IPO企業將呈現業態、盈利模式等更加多元化的特點,監管的重心將從以準入審核為基礎的時點監管,進入到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過程監管,更加強化企業以及中介服務機構的責任。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表示:
國務院日前發布通知要穩步推進證券公開發行注冊制。預計今年創業板和新三板“精選層”的注冊制改革,將成為證監會等監管機構的工作重心,主板、中小板實施注冊制需要一定的時間,IPO核準制和注冊制會并行存在相當長一段時間。
回顧2019年IPO市場可以看到,在板塊上,科創板上市數量最多;在市值上,小盤股居多,IPO募資金額在20億元以下居多,占比達到90%;從行業分布看,上市新股主要集中在以計算機、通信、軟件和信息技術、醫藥制造、電氣機械等行業,絕大多數都是新興產業的優秀代表。新證券法下,隨著注冊制的逐漸推廣,未來IPO企業也會呈現科創企業多、市值小、盈利少、成長性好等特點。
18:31 | 長周期考核提升險資投資穩定性和積... |
11:47 | 西部創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
11:11 | 上證指數刷新9個月新高 多因素支撐... |
11:11 | 穩定幣概念熱度持續升溫 行業迎來... |
11:11 | 一汽解放場景化落地與生態協同 新... |
11:10 | 多舉措應對經營壓力 瓦軸B預計上... |
10:45 | 金健米業發力面制品及休閑食品 上... |
10:43 | 景區游客接待量增長 桂林旅游預計2... |
10:36 | 內生發展及外延并購共驅 重藥控股... |
10:36 | 仙琚制藥布局呼吸系統用藥 噻托溴... |
10:35 | 一鳴食品子公司獲增資1.2億元 引入... |
10:34 | 金田股份預計上半年凈利潤達3.4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