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中國公募基金業破土而出。20年來,公募基金公司如雨后春筍般萌發、成長,目前已達113家。此外,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管子公司共12家,保險資管公司共2家。這些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合計11.6萬億元。百舸爭流,有的公司以“大而全”的綜合型資產管理公司為目標,有的公司憑借獨特的競爭優勢探索“精品店”模式。未來各具特色、各顯神通的公募基金公司將在蓬勃發展的資產管理大時代,服務于投資者日益增長的投資理財需求,為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貢獻力量。
“老十家”拉開行業發展序幕
中國公募基金業誕生之初,很多從業者沒有想到,這一行業20年后的資產管理規模會超過10萬億元。
“20年來,我們一直低調行事。公司開業那天沒有鮮花,沒有喝彩,沒有閃光燈。在我看來,我們是在趟路,畢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國泰基金管理公司首任總經理、現任公司董事長陳勇勝說。
1998年3月5日,國泰基金管理公司在上海成立,注冊資本金6000萬元。3月6日,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在深圳成立,注冊資本金5000萬元。3月27日,規模均為20億元的開元基金和金泰基金宣告成立,中國第一批規范運作的公募基金誕生了。1998年成立的南方、國泰、華夏、華安、博時、鵬華與1999年成立的嘉實、長盛、大成、富國,成為業界所稱的“老十家”基金管理公司。“老十家”的誕生開啟了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的新篇章,資本市場迎來擁有規范的制度和價值投資理念的機構投資者,讓普通投資者接觸到專業、專注、代客理財的資產管理機構。
如今,堅守“受人之托、代客理財”的理念,憑借“組合投資、強制托管、公開披露、獨立運作、嚴格監管”的制度優勢,公募基金已得到市場和投資者的認可。
誠如陳勇勝所言,公募基金過去20年的發展歷程值得每一位從業者驕傲。“我們誕生在偉大的時代。彼時中國資本市場邁入新階段,機構投資者剛剛興起。過去20年,資本市場跌宕起伏,基金管理人也從幕后走到了幕前,他們的一舉一動受到市場的關注。他們憑借自己的專業,樹立了專業投資管理和現代理財文化的標桿,在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滿足居民財富管理需求方面貢獻了力量。他們注定在遍布寶藏與荊棘的道路上前行。”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截至2017年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13家,其中合資公司45家,內資公司68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管子公司共12家,保險資管公司2家。以上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合計11.6萬億元。
作為20歲的“翩翩少年”,中國公募基金行業顯示出獨當一面、銳意進取的風貌,可謂風華正茂。從業機構不斷鍛造競爭優勢,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市場化競爭氛圍。如今的公募機構中,有的謀求綜合型全面發展,以“巨無霸”為目標。這類公司團隊龐大,產品眾多,覆蓋國內外、公私募、股債量化等全業務鏈,追求穩健運作,持續為投資者做好全方位的資產管理。有的公司側重均衡發展,兼具靈活機動和成熟穩健的風格,其優勢在于既有足夠的專業專注,又有恰當的朝氣活力。
有的公司“小而美”,它們身段靈活,專注于在某一領域獲取并保持獨特的優勢,贏在靈活,贏在變化。行業的競爭格局不斷變化,引領這種變化的根源始終是投資者的需求和資本市場的發展。
經過20年的發展,基金投資者的需求也在走向立體化。目前,有的投資者追求穩定收益、強調風險控制,他們可以在公募基金行業中找到合適的財富守護者;有的投資者兼顧風險和收益、平衡成本和回報,他們可以在公募基金行業中找到合適的財富管理者;有的投資者追求高收益,敢于冒風險,他們可以在公募基金行業中找到合適的財富創造者。
就順應資本市場的發展大勢而言,如今中國資本市場是高度復雜和多樣化的市場。豐富多樣的投資需求和復雜多變的市場機會,為公募基金管理機構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多樣的發展戰略選擇,也使百花齊放的行業格局成為可能。基金公司在投資需求和市場機會之間進行平衡和選擇,發現并發揮自身優勢,并在市場競爭中接受考驗。“對路”的公司獲得良好的業績和管理規模的增長,“走錯路”或“路沒走好”的公司排名下滑。正是在優勝劣汰的市場化競爭中,中國基金業保持了蓬勃的生命力,逐漸成為國內大資管市場上的“模范生”。
緊抓改革發展機遇
作為中國基金業誕生的見證者和參與制度設計的從業者,現任中國銀行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部副總經理的楊柳表示,從當初制定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創設基金行業的初衷看,當時A股市場以散戶為主,我們需要學習國際先進經驗,建立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資本市場,完善投資者結構,同時提倡理性投資的文化,引導廣大普通投資者理性理財。20年后的今天,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市場影響力和持有人數量越來越大,已經成長為資本市場的重要力量。
展望未來,中國公募基金業將是服務投資者財富管理需求的主要途徑之一、資本市場機構化的核心力量之一、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紐帶之一。華夏基金總經理湯曉東表示,未來基金業將迎來六大發展趨勢:養老金、海外資金等長期資金入市,拓寬資金來源渠道;投資研究能力全面提升;資產配置能力增強;多元化、特色化的產品供給能力提升;推動行業創新;強化社會責任投資。
南方基金總經理楊小松表示,期盼公募基金行業進一步完善合規風控體系,有效防控金融風險;期盼行業緊抓資本市場改革發展機遇,進一步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期盼行業立足居民財富管理需求,進一步為普惠金融貢獻力量;期盼行業進一步發揮專業優勢,成為養老金投資管理主力軍。
站在行業誕生20周年的時間點,在公募基金人看來,這是個資產管理的大時代,公募基金受人之托、代客理財,專業專注,必將在大時代中脫穎而出。公募基金業從肇始之初就規矩先行,規范立身,目前資本市場強力監管、正本清源,正是合法合規、規范運作的公募基金機構大展身手之時。時勢造英雄,英雄也造就時勢,公募基金業的明天值得期待。
16:11 | 財通資管REITs產品獲獎 以金融之力... |
16:10 | 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認定標準細化 ... |
18:31 | 長周期考核提升險資投資穩定性和積... |
11:47 | 西部創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
11:11 | 上證指數刷新9個月新高 多因素支撐... |
11:11 | 穩定幣概念熱度持續升溫 行業迎來... |
11:11 | 一汽解放場景化落地與生態協同 新... |
11:10 | 多舉措應對經營壓力 瓦軸B預計上... |
10:45 | 金健米業發力面制品及休閑食品 上... |
10:43 | 景區游客接待量增長 桂林旅游預計2... |
10:36 | 內生發展及外延并購共驅 重藥控股... |
10:36 | 仙琚制藥布局呼吸系統用藥 噻托溴...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